首页 > 穿越小说 > 武英殿 > 第67章 毁太子汉赵弄阴损 扞东宫金忠托天冠(2)

第67章 毁太子汉赵弄阴损 扞东宫金忠托天冠(2)(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居然有一万枚比特币 祁同伟:学生时代开始签到关系 野玫瑰欲又撩,太子爷失控诱捕 精灵闪光开局选什么好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山涧影竹的新书 知道走了宝,不知我是感应异能王 灵镯仙缘 崩坏原神铁道:开局曝光三大主角 威凤赋之李世民

以卜筮起家的金忠应该是深受了自家职业的影响,于旁人一言之间的吉凶祸福使他的言辞和为人都十分谨慎。双挑的剑眉,沉稳的秉性及对未来的把控,无时无刻不把一个刚毅果敢、稳健持重的谋士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当年朝廷五十万大兵围困北平,孤守待援,那么危急,那么艰难,他镇定自若,成竹在胸,和道衍、顾成屡出奇谋,守住危城,牵制了李景隆,所有人都受到鼓舞。燕王即位,他便从一个戍卒的卜者坐上了兵部尚书的宝座。终是翊赞大位有功,皇上亲之若股肱、若家人。但他在蹇义、夏原吉等僚友前从未见半点骄纵之情,反倒谦谦然如尊师长,弄得一群新归附的大臣倒不自在了。

他是观天象,查地坤,佐以打卦验证,所以,从在燕邸见到燕王父子的第一天起,他就认定了燕王的天子之象;世子高炽,未来的太平天子之象。甚至,不用借助推断生辰八字,因为那征象太强大、太明显,简直就是明以示人。所以,永乐二年,他联合堂官蹇义、内阁解缙等人说动皇上立高炽为太子。

正如他所料,十年来,太子两度监国,普施仁政,礼敬皇帝,善待百般刁难的手足,深孚军民所望。庶政之要,已无可挑剔,可皇上?是高炽的命中必有此劫吗?恍惚间,孟子的话在金忠耳边响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是啊!或许上天还在“苦其心志,益其所不能”。于是,他的脑海里已经显现了隆冬之后、春天里万木新枝的勃勃生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或许,过了这一劫,太子的大难就要过去!

前半夜,金忠辗转反侧,不能入睡;后半夜,当他满眼是木欣欣以向荣的春景时,不由自主地进入了梦乡。

“臣兵部尚书、詹事府詹事金忠叩见皇上。”他故意把自己的职务报全,以期引起皇上对他这个太子辅臣官衔的关注。自南京出发,由运河一路北上,十分便捷,只十几天就到达北京。十几天里,金忠的心思一刻也没有停歇,他既憧憬着不远的春天,也一直思虑着如何帮太子度过严酷的寒冬。

秋末冬初,天气骤冷,大地万物仿佛在一日间萧条了,一片肃杀之气。寒风习习,金忠独立船头,一夜间的苍老就像是长了十岁,满头的银丝在风中飞舞。干冷的、难熬的冬天就要来了,他的心境一阵阵烦乱。面陈的话千百次推敲,定了又否,否了再重来,他深深明白到北京面圣的危境,纵然你有千万个光明正大的理由,皇上已先入为主,起码是有了初见,一句不慎,后果难以预料啊!

金忠估计着高炽也知道了北京的来使,他不想细陈,不想再给太子施加任何压力了。从黄淮、杨溥等被逮往北京,关在锦衣卫北镇抚司大狱,太子整个人都垮了,过去红润的脸早失去了光泽,变得灰白而沮丧,虽然在群臣前镇定如初,退朝后却常常沉默不语,整日说不了几句话。他和蹇义虽一再宽慰,终是无用。一想到这些,金忠心如刀割,勇气倍增,恨不得一日飞到北京,见皇上,力陈原委,让皇上看清一个青天白日的世间和一个忠心耿耿的太子。

“大司马千里迢遥,两京奔波,实在辛苦,一定是有要事告朕了?”

金忠的突然到来,先是让永乐眼前一亮,但心气很快就泄了。“密旨审查”的结果会这么快得出吗?如果不是,那就是替皇太子来做说客了。永乐明白过来,脸就耷下来,说话也就没有了从前的客套,讥讽中又开始了质问。

“皇太子遣使误期,朕悉征东宫僚属下狱,虽半路释了蹇义,再宽宥了杨士奇,然辅臣之罪不免,前后却没有惊动于你,是何缘故?”

“是陛下怜臣老迈多病,再经不住路途劳顿和锦衣卫的刑具了。”“你只说对了一半,起来说话。”待金忠吃力地站起,永乐继续道,“朕念你燕邸旧臣,久历风雨,千辛万苦辅朕登大宝之位,忠诚勤勉,鞠躬尽瘁,功莫大焉!辅太子虽有缺失,迎驾虽迟,以勋旧之故不问。但外间风言风语,南京混乱不堪,肮脏不堪;太子又私进僚属,私任官员,内宫也不检点。朕疑惑了,这是朕选定的太子吗,是大明的储君吗,所作所为,与亡国之君杨广又有何异?故朕才密旨令你审查,可有细事告朕?”永乐面陈似水,圈定内容句句紧逼,语气虽厉,但对燕邸老臣毕竟还有一份情谊。

虽然没说正事呢,金忠的心已敞亮些了,毕竟,皇上一堆的质问,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他可以一条一绺按自己设定的思路回答了。此时,他担心旁人在场走漏消息,还怕皇帝中途打断,使他的意愿不能完全表达,遂请求道:“臣奉密旨当密告,皇上北巡非一日两日,这里面千头万绪,可否屏退左右,且容臣把话说完?”

永乐略一思忖:“就依你,说朕最关心的事。”“遵旨!”金忠重新跪下,磕了一个头,见黄俨等人已出,站起向后退了退,“接到陛下密旨,臣惊恐不已,小半个时辰才静下心来。思虑再三,皇上让臣审查,臣必须审查。皇太子的过错,也是臣等东宫辅臣的过错。于是,臣把自己关在衙署内,一点点追忆,把皇上离开京师后几乎是每一天的事都过了一遍,却没有发现什么离经叛道的大事,反倒觉得皇上培养了一个勤政爱民、忠孝两全的储君……”

眼见着永乐的长髯开始抖动,眼睛又瞪了起来。金忠稍稍转了个弯,“皇上金口玉言,已容臣把话说完,臣不说便是抗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 秦朝历险记 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 日月旗插遍世界 我家动物园通大唐,爆宠小兕子 大明抄家王 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 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