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交出安宁公主(1/2)
夜幕低垂,一轮残月孤悬天际。轩辕烨立于客栈窗前,夜风拂过他冷峻的面容。忽然,一阵细微的扑翅声传来,他抬手接住一只灰羽信鸽,解下绑在腿上的竹筒。
展开严一的飞鸽传书,烛光下字迹清晰可见:\"西域以楼兰公主在大梁境内遇害为由,举兵压境。朝堂之上,众臣争执不下,主战派与主和派吵得面红耳赤。最终皇上采纳丞相建议,派秦将军为帅,中郎将张大人为副使,率三万精兵前往和谈。\"
纸笺在轩辕烨指间微微颤动,他继续往下读:\"谁知秦将军的军队刚出城门,边关急报又至。周国新帝登基后,发现安宁公主出逃,竟以'大梁藏匿周国皇后'为由,陈兵边境。皇上连夜召集重臣商议,众臣一致推举秦王出征。\"
读到此处,轩辕烨嘴角浮现一丝冷笑。烛火在他深邃的眸中跳动,映出一片了然于胸的神色。果然如他所料,朝中那些老狐狸都怕引火烧身,自然会把烫手山芋扔给他。
信的最后几行墨迹尤新:\"严一已将您托付的证据悉数呈予皇上。龙颜震怒之下,太子为表忠心,主动请缨带兵前往邺城将功折罪。\"
\"啪\"的一声,轩辕烨合上信笺。窗外传来更夫敲梆的声音,三更已过。他转身看向屋内正在擦拭长剑的玄煜:\"准备启程,是时候去会会咱们的太子殿下了。\"
接下来的日子,四人星夜兼程。原本悠闲的游山玩水变成了急行军般的赶路。林间小道上,马蹄扬起阵阵尘土。第十日黄昏时分,邺城巍峨的城墙终于映入眼帘。
入城后,他们租下一处僻静院落。青砖小瓦的宅子掩映在几株老槐树下,院中一口古井,井台爬满青苔。安顿停当,轩辕烨便与玄煜扮作商旅模样出门打探。
邺城街头比往日萧条许多,酒肆茶楼里却挤满了议论纷纷的百姓。\"听说太子殿下与周国皇帝在边境对峙半月有余了。那周国皇帝非要咱们交出什么公主......嘘,你不要命了?皇家的事也敢议论!\"
轩辕烨在茶楼角落静静啜饮,将这些闲谈尽收耳中。
…………
邺城外,战旗猎猎,周国大军压境,黑压压的铁甲在阳光下泛着森冷的光。太子站在城楼上,脸色阴沉如水,而对面,周国皇帝萧景琰高坐马上,唇角噙着一抹冷笑。
“太子殿下,朕再问最后一次——交人,还是割城?”萧景琰的声音远远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太子咬牙,怒道:“本宫说了无数遍,大梁根本没有安宁公主!周国分明是借故挑衅!”
萧景琰嗤笑一声:“那看来,太子是选择第三条路了?”
太子攥紧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他知道,这一战避无可避,可若真打起来,他根本没有胜算。然而,若是割让邺城,不仅会背上卖国骂名,更会让父皇震怒,他的储君之位恐怕不保!
他深吸一口气,猛然抬头,厉声道:“周国欺人太甚!大梁绝不会割让一寸国土!”
萧景琰眼中闪过一丝讥讽,随即高声道:“好!那便战场上见!”
太子回营后,立刻召集众将商议对策。副将们面色凝重,其中一位老将沉声道:“殿下,周国此次明显有备而来,若贸然开战,我军胜算渺茫。”
另一位将领咬牙道:“可若不战,难道真要割让邺城?那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我大梁软弱?”
太子烦躁地拍案而起:“够了!本宫难道不知道吗?可眼下除了打,还能如何?”
众将沉默。
就在此时,周国使者突然送来战书——萧景琰提出,为避免两军大规模厮杀,徒增伤亡,愿与太子单打独斗,一战定胜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