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玄德相人(下)(1/2)
当年,霍骁在吕布麾下为陷阵校尉,后因吕布猜忌,阴差阳错之下转投刘备阵营,其虽与吕布一度敌对,但经历华佗诊治貂蝉,驰援小沛等一系列事件,二人已算是冰释前嫌。
可惜小沛一战,吕布痛失左臂,备受打击之下,选择闭门归隐,在下邳当起了一介“富家翁”。除了张辽,高顺,陈宫等昔日部属,其与刘备麾下文武,几乎并无交集。
难怪今日主公私下召见,连诸葛亮,庞统等人也并不在侧!
霍骁身为吕布军“旧将”,更与张辽,高顺,陈宫,甚至是吕布之女吕玲儿关系莫逆。
虽然霍骁在刘备心中,一向是忠心耿耿,大局为重,但推己及人,刘备自然想先私下听取霍骁一番见解。
听主公所言,似有再度启用吕布之意,霍骁心中也不免细细权衡一番。
霍骁到来的这个时空,吕布虽依旧有背叛丁原,董卓,“背刺”刘备,伙同曹豹袭取下邳的“污点”,却因霍骁介入,吕布最终与刘备握手言和,共讨伪帝袁术,又一同击退进犯徐州的曹操。
若再加上此前于长安诛杀董卓,与王允一同辅佐献帝,匡扶汉室的功绩。此时的吕布,倒不似原本历史轨迹中的“三姓家奴”那般不堪,名声至多算得上毁誉参半!
倒是其痛失一臂,自认沦为废人,一代“飞将”在灰心丧志下归隐,让霍骁都觉得甚为惋惜,更不必说刘备这样慧眼识珠,爱才惜才的一代英主。
霍骁此前向吕玲儿许诺,愿助吕大温侯重拾信心,重归战场,便已存了委托精通机关之术的诸葛亮,黄月英夫妇,为吕布设计打造义肢的心思。
只是江淮战事迁延日久,自己分身乏术,如今战事停歇,主公既有启用吕布之意,便正可将此事一并提上日程。
不过......考虑到吕布反复无常,不甘人下的昔日“劣迹”,即便是精于相人,用人不疑的自家主公,恐怕也并无十足把握,这才私下向自己“求助”。
一念及此,霍骁微微皱眉,说道:
“主公,吕温侯为人一向高傲,但遭逢断臂巨变,想必其性情也会有所收敛!况且其有飞将之名,战场对敌,绝非完全倚仗一腔勇武!吕温侯久经沙场,若有徐元直,陈公台等智谋之士相辅,把守徐州一地,当是绰绰有余!”
“只是......吕温侯性情多变,主公也需提防一二,万不可让其独掌徐州兵权,当择一副将,与其相互制衡,方为稳妥之策!至于这副将人选,恐怕还需主公费一番思量。”
霍骁本想进言,让驻守小沛的高顺,与吕布一同执掌徐州兵马。但高顺虽然品性忠贞,却为吕布昔日重将,即便主公放心,也终究不美!
刘备听闻霍骁所言,却是面有喜色,说道:
“不瞒仲平,我此前已与孔明,士元探讨此事,他二人皆与仲平所见略同!吕奉先对汉室有功劳,更曾与我有同盟之谊,我也不忍见其沉沦自弃,埋没大才!”
“不过,我军既欲先南后北,争夺天下,徐州便是我军大后方!我有意命吕奉先为徐州主将,魏文长则出任徐州副将,接替高伯平(高顺)驻守小沛,若再加上臧宣高(臧霸),孙仲台(孙观)诸将,以及糜子仲,徐元直,陈公台等文臣谋士辅佐,想必这徐州之地,当可万无一失!”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魏延曾出任汉中太守,十数年间镇守汉中要地,屡次抵御曹魏进攻,立下赫赫之功。
当下的时空,魏延遭孙策一方暗算,惨败于舒县,却又在夹石一战立下大功,涅盘重生!其性情较以往更加沉稳,加上他对自家主公忠心耿耿,若作为徐州副将镇守小沛,倒正可与吕布互相制衡,以防万一!
“至于高伯平,我有意将其调往庐江,为我军专司操练兵马,以待时机成熟,挥师南下,攻伐江东!”
刘备目光炯炯,他知晓霍骁与高顺关系深厚,二人更有师徒之谊,当下也并无隐瞒之意。
霍骁听闻刘备已将南下江东提上日程,又对徐州做出诸多安排,心中猛然闪过一个念头,不由脱口而出道:
“主公......难道有‘迁都’庐江之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