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班师回朝,拿出智能手表!(1/2)
我觉得,必须提前解决这个隐患,避免他偷袭我们的后方。
臣就先震慑了他,让他给陛下上了降表。”
朱元璋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但随即舒展开来,说道:“哦?这个事儿朕知道。朕已经收到了他的降表,也知道你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他二十万大军。江临啊,你果然有手段。”
江临摇了摇头,说道:“陛下过誉了。臣只是觉得此人不可留,他若是不除,日后必成大患。
臣虽然暂时收服了他,但心中总有些不安。”
朱元璋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说道:“江临啊,你的顾虑朕明白。这种墙头草和割据势力,确实要不得。唐朝就是因为割据势力太多而灭亡的。你做得对,先稳住他,日后再慢慢收拾他。”
江临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朱元璋是懂他的。他继续说道:“陛下,臣还有一事要禀报。臣在让元朝投降的过程中,答应了元朝皇室一些条件。”
朱元璋微微一愣,问道:“哦?什么条件?”
江临从怀中掏出一份文书,递给了朱元璋,说道:“陛下请看,这是元朝皇室的降书。一是保障他们的安全,二是保障他们的财务,三是给他们一片区域生活。”
朱元璋接过文书,仔细看了看,然后点了点头说道:“这些事情朕也都应允了。不过,朕觉得他们必须在我们的监视之下,不能让他们有任何反扑的机会。”
江临点了点头,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臣也是这么想的。不过,臣还有另外一个建议。”
朱元璋抬起头,看着江临,问道:“什么建议?”
江临说道:“臣建议陛下保留一定尊荣,给予投降的元朝皇室成员一定的政治待遇和尊荣。比如封以虚爵,赐予府邸,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其皇室的体面。这样做既可以显示明朝的大度和宽容,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安抚元朝旧部和北方民众,减少他们对明朝统治的抵触情绪。当然,要对元朝皇室成员的政治权力进行严格限制。不允许他们参与任何政治决策,禁止他们与地方官员或军队有密切往来,防止他们利用旧有的影响力煽动叛乱或进行复辟活动。另外,在元朝皇室成员安置地附近驻扎一定数量的军队,以形成军事威慑。”
朱元璋闻言,眼睛一亮,说道:“好主意!江临啊,你果然想得周到。朕就依你所言,给予投降的元朝皇室成员一定的政治待遇和尊荣,但同时也要严格限制他们的政治权力,确保他们不会反扑。”
江临继续说道:“陛下,关于元朝那些地盘的管理,臣也有一些建议。”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哦?你尽管说。”
江临说道:“陛下,臣以为,对于元朝那些地盘的管理,我们可以采取分层推行的策略。在中原核心区,沿用‘鱼鳞册+里甲制’,将新征服的华北、西北地区纳入户帖制度,沿用洪武初年清查土地的鱼鳞册体系,明确土地归属并抑制豪强兼并。以里甲制强化基层控制,每110户为一里,设里长管理赋税和徭役,确保朝廷对中原农耕区的直接控制。”
朱元璋闻言,眉头微微一皱,问道:“那边疆地区呢?该如何管理?”
江临说道:“陛下,边疆地区臣建议设‘羁縻卫所+流官监察’。在蒙古草原、东北女真等游牧地区,仿照云南沐氏模式,设立羁縻卫所,任命归附的蒙古贵族为指挥使,但需派驻汉人副职监察。对青藏高原保留土司制度,但要求定期朝贡并接受布政使司的赋税标准,逐步推动‘改土归流’。”
朱元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说道:“江临啊,你果然有远见。这些建议都很有道理,朕就依你所言,对元朝那些地盘进行分层管理。”
朱元璋顿了顿,又问道:“那军事与经济方面呢?你有何建议?”
江临说道:“陛下,臣以为,在军事与经济方面,我们可以采取协同治理的策略。首先,推广‘军屯+商屯’巩固边疆。在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大规模推行军屯,每卫所60%兵力屯田,既解决驻军粮饷又开发荒地。鼓励商贾招募流民至辽东、漠南垦殖(商屯),给予十年免税政策,形成经济缓冲区。”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好主意!这样既可以解决驻军的粮饷问题,又可以开发荒地,增加粮食产量。那经济方面呢?你还有何建议?”
江临说道:“陛下,经济方面臣建议重建草原-中原经济纽带。在归化城、大同等地设‘茶马互市’,以茶叶、铁器交换蒙古马匹,削弱游牧经济独立性。同时,疏通大运河支线连接漠南,促进粮食、布匹北运,加速汉蒙经济融合。”
朱元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之色,说道:“江临啊,你这些建议都太好了!朕就依你所言,对元朝那些地盘进行军事与经济的协同治理。你果然是大明朝的栋梁之才啊!”
江临对朱元璋说道:“陛下,其实臣还有一些东西想献给陛下。”
朱元璋闻言,哈哈大笑,声音爽朗而洪亮:“江临啊,你这次立了大功,应该是朕封赏你,怎么还能让你给朕送东西呢?”
江临故作神秘地摇了摇头,说道:“陛下,这可是未来的宝贝,臣觉得陛下一定会喜欢的。既然您不喜欢.....”
朱元璋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好奇,连忙拉住江临的手,笑道:“江临啊,你这家伙,肯定是有什么好东西要给朕。行,你尽管拿出来,朕来者不拒!”
江临微微一笑,掏出一个精致的盒子,轻轻打开,里面躺着一台唱片机。
还有十几张圆圆的、黑黑的唱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