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过年期间(1/2)
第187章过年期间
过年的日子过得快,尤其是在乡下吃转转宴。东家请一天、西家请一天就过去了。去年得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丰收。而且村里办的小厂生意也不错。虽然没分红,但在里头上班的人工资都是挣到了的。所以,这个年酒家家户户都请得起。
方明峰回到老家,自家请了一天客,还把大彩电和录像机搬回来放了一天。请方家族人看了一整天周润发和赵雅芝的《上海滩》。25集直接放完了!
那天真是热闹惨了,大家看这个录像看得是如痴如醉。从来没看过香港拍的旧社会上海滩的片子嘛。而且又男帅女美的,剧情还特别吸引人!
看过一个个都道:“难怪人家明峰的录像厅生意那么好呢!这香港的电视剧是好看啊。”
然后又有人道:“那明澈家会怎么搞”
确实,明峰家搞得这么好,吃得很丰盛,鸡鸭鱼肉蛋样样都有;就连娱乐活动都搞得这么好。压力一下子就给到明澈家了。其他叔伯家倒是还好,他们家没有公认非常有出息的儿子。平平常常摆一天年酒招待亲朋也就是了。
方明峰倒是没想这么多。他就觉得这些老辈子戏还挺多,私下攀比得厉害。
他第二天租村里拖拉机把彩电、录像机搬回县城的录像厅。过年期间也有生意,搬回去放一天是耽搁了生意的。还有人家直接包下一天呢。所以请完客他就搬回来了。
他顺道在文化厅给方明澈打了个电话,“这倒是好多年都没看到过的气象,居然都有闲心攀比了。”
方明澈道:“那确实啊。过去大家吃不饱、吃不暖的。去年丰收了嘛,才能有这个闲心。”
不过攀比主要还是集中在他们两家,还全族的人都盯着。
得知各家盯着自己家,主要不是图吃,反而是图娱乐他也乐了。
“这还成了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两手抓啊!”
丰收了,正月间谁家都不缺肉吃。一两家杀了猪吃刨汤,各家都可以拿钱去买肉。那大肥猪几百斤,一家买一条五斤左右的肉不成问题。
然后方明峰就这个叔伯家吃一天,那个叔伯家吃一天,很快活的吃转转宴。
众人听说旅行社缺一个去上海坐镇的人,正高薪求贤,月入开到500左右都有些吃惊。
“这个是良好预期,是和生意挂钩的。是拿提成,基本工资不是太高。如果生意不好,收入也会降低。”
“那你什么要求啊说出来,我们也帮你寻摸寻摸。”
方明澈道:“大学生或者曾任副营级、副科级,35周岁以下。”
年纪大了,活力就没那么充沛了。国家公务员招考都有这个年龄要求。他这实际上是私企,当然更可以这么要求。
众人一听,难怪不好找!35周岁以下到了这个级别,那都是前程似锦的。还有大学生,如今谁不知道这是天之骄子啊。关键77级第一年恢复高考的都还没毕业出来工作呢。
如今77级、78级的毕业生里比较出众的,差不多都被各机关部委定完了。缺人啊!
方明澈也知道肯定不好找,现在又没有停薪留职下海的政策。有那个政策,停薪留职两年后回原单位还是可以从同样的级别干起。如果两年时间不够,还能再续两年、一直续。有这样的后路,端铁饭碗的人才舍得下海的。
于是众人也只道:“那我们帮你留意一下。”
原本想把自己的人塞进去,但既然有这么明确的门槛,倒是不好办了。再说了,要真能塞不够条件的人去,王家不会塞啊,还能轮着别人
这个事又只能暂时搁置了。
方明澈心头嘀咕:难不成只的只有麻烦明峰哥去代着
他身边就认得两个已经毕业了的大学生:邱老师和古之光。
邱老师如今在招商引资办非常的受看重。他不但精通英语、日语也熟练,关键他还有当年留学英国的人脉。
至于古之光,他年纪轻轻就经历了那么大的变故。如今历尽劫波还当了父亲,又在大学里任职、任教,还真没什么下海拼闯的心思了。
他现在估计就想老婆孩子热炕头,然后自己再搞些学术成果出来。之前方明澈和他聊天,听说他在进修,要脱离图书管理员的岗位,彻底转岗只担任教学任务。
一开始去当图书管理员,本来就是因为当年度他们系上没有编制。所以绕了个弯子,先当图书管理员,然后转岗。
而且,他家一间屋收三五块租金,每个月加起来也能有百八十块。再加上他们两口子的收入和补助,一个月差不多有将近两百块。这个钱用来一家四口过日子是足够的了。
如今首都人均的最低生活标准才七块钱一个月呢!
古大爷身体好得很。又不像高大妈一样是个无底洞,需要每个月投入三位数的医药费。不过,高大妈在高翔锲而不舍的投入下,身体状况是在好转的。
哪怕不能根治,但是精气神见好。偶尔还能看到出门来慢慢溜达两圈呢。
当然,这和高翔把照顾的责任外包给他老婆和小姨子也分不开。那姐俩照顾得很是尽心尽力。给够钱、甚至改变其命运,这样的孝心外包还是没人有意见的。
至于副营级、副科级,方明澈认识的就都是在职的了。人家在军政上还有前程、或者说在如今的工作岗位上能更好的实现理想、抱负,那是不肯来的。
那不后世都说了么,一个阿里年薪百万左右的p7,都抵不过一个副处呢。后世一切向钱看都是如此,如今就更加了。
到了正月初五,轮到方明澈家请客。既然各房都要请、轮着请,就是按照老一辈的排行来定的顺序。除了两位嫁出去的姑姑,方父就轮到第五天。
他早早的就通过支书,去请了镇上放坝坝电影的放映员来放电影。人家还在休年假期间,钱肯定得翻倍的给,然后就是今天也请来吃午饭和晚饭。
至于出借电影胶片,支书去找了值班的公社领导,就打着文化下乡的旗号。公社领导很爽快的就同意了,方家所在的村子今年干得还是很不错的。公社做年终总结报告很有面子。
他还问了一句,“是不是就是小儿子考上北师大,还在文化部挂靠、开了旅行社为国创汇的那家”
“是的、是的,就是他家。我们全村最有出息的小伙子。我之前来汇报过,他还捐了1000块给贫困的孩子读书。读书改变命运嘛!”
“我记得这个事,这小伙子相当不错。钱用完了么”
“没呢,九月开学的时候我给他报了下账,回头二月开学再报一下。如果单我们村用,小学五年读完都够了。但他的意思是村里做好了,可以试着推广到公社。我之前就和其他几个村的支书联系了一下,把他们几个村的学生娃也囊括了进来。这估计就只够三学期了。小方的意思,回头我们村里大米厂他那份分红就专门用来做这个事。”
公社领导道:“够啊”
“一开始肯定不够啊,但正常运转个几年没准够。这还需要领导多多支持啊!”
“嗯,你们做得好,我们肯定是会好好支持的。这该好好抓一下教育才是,才不枉人家回来捐资助学一场。”
也得教学成绩上去了,才好去和领导上多说道这件事。不过,光是少了几十个因为交不起学费辍学的,也值得大书特书了。
有了这一茬,公社领导看到方父的时候,就相当热情的主动伸手和他握手,还夸他生养了一个好儿子。
方父肯定很受用啊,还邀请领导初五去吃年酒。
“我就不去了。祝你们过年愉快,来年继续丰收。”
方父和支书坐着拖拉机回村的时候,脸上一直都挂着笑容。他和那个放映员说好了,下午放一部《庐山恋》,晚上再放一部《神秘的大佛》。
到时候还是村里的拖拉机来公社接放映员和放映的设备,放完了再送回来。支书乐得他租村里的拖拉机,让拖拉机手到时候洗刷得干干净净的来接人和设备。
方明峰和方明澈家的年酒,他也是要出席的。别家也请了他,但他自家也有安排就没去。可这两家肯定是要去一下的。他办乡镇企业缺钱、在村里凑不到的时候这两家各凑了一千呢。后来别人争着、抢着要投资,他们又让给了方家人。
而且,这俩后生都在首都,没准什么时候还找他们帮忙的。
《庐山恋》和《神秘的大佛》都是去年非常卖座的,票房都上亿了。当天播出,外姓人也跑了不少来看。比《上海滩》还要受欢迎。
吃饭的时候,方明峰说起林嫣买了年货,开车给他老婆送去的事。
“我这回来啊,就是不放心她们三个妇孺。有阿嫣帮衬,她们这个年就好过多了。对了,我老婆生二女儿出院,也是阿嫣开车去接的。”
“啊,林嫣这么厉害啊”
“是啊,主要是他们家自己有车。明澈买了一辆二手的小货车,这就很方便了。”
有人问方明峰,“你咋不买一辆呢”
“我的叔啊,那买了车还得有汽油票啊!不是干部,上哪去弄汽油票明澈的汽油票,那是他那个在市政府当国家干部的朋友给他们的旅行社弄的。我又不认得这样的朋友。而且买车也要上万块,我想来想去不如买房了。”
众人互相看看,也觉得确实买车不如买房。车子用的时候很少,村里一台拖拉机就顶大用了。
然后又恭维一番方父、方母,说他们家的儿媳妇会来事。
方母笑道:“林嫣确实是个大方、不爱计较的。”
“那也得你家明澈能挣钱,她才大方得起来嘛。不然,她拿什么来大方”
又有人背着支书和妇女主任小声问方明峰,“你家老二又是闺女,准备咋整啊”
方明峰笑笑,“老三总不能还是闺女吧,还是得有人把户口簿传下去才好。我这去广州,就是想想看看那边的风向。那边肯定没有首都、没有内地管得严。”
吃了初五的转转宴,方明峰就带上方桐坐卧铺火车去广州了。后续的宴请他都只能婉拒。
“叔,不是我驳您的面子。实在是时间比较紧,我这到广州就初八了。办完事还得赶紧飞回首都。我家二丫头才两个多月,大的这个也要去赶着开学。”
方桐跟着爸爸上车,坐在卧铺位置上她道:“爸爸,我们去了广州多照点照片。我要拿回去给颜颜看。她寒假又去上海玩了。”
方明峰感觉有些牙疼。家里老的要攀比,你也要跟颜颜比。被你们搞得我真是一天都不敢懈怠。
“知道了。我还办了边防证,到时候咱们爷俩就近去深圳看看。”
“好的。深圳大么”
“目前不大,还只是个小渔村。但以后应该会越来越大的。”
到了广州站,下车的时候方桐就换了一身首都深秋的打扮。厚衣服、厚裤子都脱了。
“爸爸,这里好暖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