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在劫难逃(2/2)
李逸微微一笑:“都是为了朝廷办事,先委屈李公了。”
李仲文长叹一声,十分无奈。
“裴相援兵什么时候能到”
“要从关中、关东各处征召兵马,还得调集粮草,数万大军,也不是说动就能动的,”卢赤松稍一计算,“最起码得到八月,裴相才能到此。”
“这也太久了吧”
“不久了,现在六月底了,召集兵马调集钱粮,然后路上行军,差不多就要八月了。”
“卢公,离石胡刘季真反叛,杀刺史夺石州,现在稽胡纷纷附应,他已经出兵浩州了,浩州危在旦夕,只怕等不到八月了。”李仲文在旁边道。
“离石胡又叛乱了”卢赤松也有些意外。
“是啊,刚得知的消息,”李逸无奈。
卢赤松给李逸提了点建议:“裴相援军最快都还得一个月才能到,现在最近的援军就是无逸公了,在朝廷新的命令传来前,该怎么办就得无逸公拿主意了。”
压力再次给到李逸了。
原以为援兵应当很快就到了,
可谁想到,四月底李仲文雀鼠谷兵败,折了九千人。结果现在六月底了,整整两个月,朝廷才决定让裴寂出兵救援。
这两个月时间,朝廷到底在干什么
而现在援兵还得起码一个月才能到。
李逸原本想等援兵来,到时是战是守都交由他们,没想到,最终还得是他一个人扛下了所有。
李仲文向李逸拱手,“总管,浩州不能丢啊,否则就算裴相来了,也无法增援太原。”
他提醒着李逸,
整个河东最关键的还是太原,
那里不仅是皇帝龙兴之地,也还有位嫡出三皇子在那,要是太原出事,谁也担不起责任,更别说丢失太原,那河东也未必能守的住了。
“总管深得陛下信任,如今总管三州,就有守土之责,总不能看着介州失守,浩州再丢吧”
李逸也是头痛,
“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我也想救援,可我现在手里就这点兵,连你手上的加一块,算地州兵,战辅全拉出去都凑不够两万人。
我们守城还行,若是野战,我们骑兵不满两千,如何跟突厥骑兵争锋,又怎么跟离石稽查对决”
李逸一心求稳。
可现在他不仅仅是行军副总管,他还是吕州总管。
“总管,某愿意率一军前往浩州增援。”
李逸看着李仲文,这位原本意气风发的八柱国家之后,现在眼睛赤红,也是想放手一搏了。
“可你现在守着张壁堡也很重要,既是灵石城前哨,也是夺回介休的重要据点。”
“总管可另派将领领兵前往驻防,张壁堡不大,但胜在险固,还有地下暗道,只要有一两千人马,就能守住。”
李逸找来地图,
和诸将仔细研究,
若不增援浩州,确实怕刘瞻守不住,刘瞻毕竟是个文官。
卢赤松手指在介休城北处点了点,
“此地有一座城堡,名为张难堡,和张壁堡不输上下。张壁堡在介休城南二十里,离灵石六十里,而张难堡在介休北四十里。某对河东也算较熟悉,无逸公不能忽视此堡,介休城失守,一时没有兵力夺回,那就得先派一支人马增援张难堡。”
“只要张壁堡、张难堡都在无逸公手上,那么介休在刘武周手上也没有什么大用,两堡不需多少兵,一两千人就能守住,随时能威胁介休的粮道,还能策应浩州。”
“还有这里,介休西北三十里处,永安城。这也是座小城,但位于汾河畔,在介、浩两州之间,位置很重要。派一支人马进驻此城,则可威胁介浩两州武周军的后勤。”
李逸看着地图,介浩两州,大部份是盆地平原区,不像灵石这边是山区。
现在他手里的兵力要说野战,还真没自信。可如果如卢赤松所说,就是守几个坚固的小堡垒,在平原上撒几个钉子,威胁武周军的粮道后勤,确实不错。
经过一番思索后,
李逸不得不做出一些调整,
“便由李仲文王行敏二将,率现在张壁堡三千人马前往浩州增援,你的任务是想办法进入浩州隰城,协助刘瞻守住浩州城。”
他又叫来李道宗:“我给你一千战兵,加上一千团练乡兵,以及一批粮草,你去张壁堡接防,务必守住张壁,可有信心”
李道宗激动的拍着胸脯,“请总管放心,堡在人在。”
“好,让姬思温协助你。”
“道玄,”
“末将在。”
“我也给你一千战兵,加一千团练乡兵,再给你一批粮草,你去张难堡驻防,武君雅协助,樊伯通、张德政二人随往。”
李逸又派姬思恭去守永安,让于筠协助,也给他一千战兵,一千团练。
张壁堡、张难堡、永安堡,
李逸分出去三千兵,三千团练。
又让李仲文带了三千人去增援浩州。
他手中的兵力一时也有点捉襟见肘,
最后他亲自坐镇灵石,兵两千,乡兵一千。
冷泉关、阴地关、汾水关则分别派李德奖、丘神俨、崔敦礼驻守,各给他们兵一千,乡兵一千。
至于霍邑城,交给李博义李奉慈两位郡王留守后方,给他们的主要是辅兵和地方乡兵。
一万多人马,东分一点西分一点,
要守两城三关三堡,还要增援浩州,各处都没多久兵了。
“李公,浩州可就全靠你了。”
李仲文很无奈的苦笑,李逸给他三千人,其中战兵仅一千四,骑兵才四百。余下一千六是辅兵和乡兵。
这点人去增援浩州,说实话跟自杀似的,可李仲文现在也只能放手一搏了。
“实在没机会进浩州城,那就退到永安城或冷泉关,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记住,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诸位,咬牙撑一撑,最迟八月,裴相援军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