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奉天事解(2/2)
但当他处于这段历史进程的时候,他便发现理智是完全不可能的,刚得知消息的时候他心中满是担忧和迷茫,现在便只余愤怒与痛苦了。
心情激荡之下,张训缓缓写出了第一行话:昨夜十时,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的闷响,打碎了东亚二十年来的脆弱平衡。我想起暂居法租界时曾看到过的墙上标语,那上面的“敦睦邦交”如今看来分外刺眼......
想到报纸上的那些亲日报道,张训闭了闭眼,笔尖在纸上划过:总有人抱着盲目的乐观态度,觉得英国人、法国人能帮华国争取公道,但我们都清楚,英国人是靠不住的,法国人也是靠不住的......
写着写着,张训又忆起了报纸上北大营营门被烈火燃烧的照片,不由在纸上重重的写道:奉天的陷落之快,堪比光绪二十一年的威海卫之溃!然丁尚有魄力铁舰自沉,我北大营八千将士却只知卸甲......
这篇文章写的极快。
什么系统,张训都用不上了,他要讲的话太多了,他想要告诉国人日本的狼子野心,他想要让国人团结一致共同抗日,他想要国人不要被眼前短暂的和平蒙蔽了双眼,他想要告诉他们,战争只要一开始,就断没有要结束的道理。
不把华国瓜分殆尽,这些倭寇是不是善罢甘休的!
没有什么英国人,没有什么法国人,这些人都是强盗,华国只能靠自己!
文章写完了,张训怔怔的放下了笔,瘫软的靠着椅背,抬头望着天花板发呆。
华丽的水晶吊灯发出炫目的光彩,张训忍不住想道,这样安宁的日子,到底还能过多久呢?
时间逼近两点的时候,张训慢吞吞的坐起了身,将桌上散乱的稿件整理到一起,站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他想了想,从抽屉里拿出一把大洋塞进了口袋,随后便走出了办公室。
礼堂是审稿的地方,而印刷的工具则是被放在了礼堂旁边的屋子。
张训将稿子交给审稿的杨和林,随后便掏出自己口袋里的那把大洋交给了正在安排众人干活的学生代表丁一昌的手中,道:“这是我捐给《北关抗日通讯》的活动经费,收下吧。”
随后不等丁一昌回复,便径直去了旁边的印刷间帮忙。
就在张训用单一的体力劳动麻痹自己的时候,法租界巴黎道十五号的地下室内,三台油印机正在加紧赶制传单《告全国同胞书》,有三男一女正浑身油墨的忙碌着。
其中两人是姜伴若和王嘉泽,而另外一男一女则是以夫妻身份进行掩护的邓佑君和姜之云。
三个月前,由于开展工作的不顺利,姜伴若和王嘉泽便向上面打了报告,希望上边能给他们支援一些人手和经费,毕竟他们就两个人,杂货铺又需要人员看守。因此在进行一些行动的时候由于人手不足经常出现纰漏,这也让两人不得不暂时停下一些行动,转而开始在学校发展成员。
只是两个人的工作实在是不好做,半年下来两人也只是在北关中学和振远中学发展出几个有意向的学生,只是两人怕自己身份暴露,因此一些行动做的十分隐蔽。
这样一番动作下来,两人已经想着要不要关闭杂货铺,转而开一间书局了,只是这样一来需要的钱就更多了,现在他们都只是勉强度日,要是开一间书局,他们怕是要喝西北风了。
好在上面知道他们的困难,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便派了邓佑君和姜之云带着经费过来援助他们。
现在王嘉泽和姜伴若已经将杂货铺兑了出去,转而在法租界开了一间书局,这也让两人的工作更好展开了。
只是可惜,邓佑君和姜之云最终的目的地是上海,两人只是在津市短暂落脚,等帮姜伴若和王嘉泽稳定下来,两人便会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