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有个姑娘(1/2)
第242章有个姑娘
孟长义突然停在原地,随行的宋姑娘自然不会乱走惹人厌。将近二十天的路程确实超过了宋丹霞的预估,途中她甚至在想,莫非唐越冬那群猎户是关外的?!
直到隐约看见村子,宋姑娘打消疑虑的同时,从前那些遍寻不见全都有了答案。
避世的村子藏得这样深,她和弟弟怎么可能找的见啊。
因为絮儿定下的惩罚,陈巧织和耿秋终于不用困在灶房打转。金细细不得不去顶着烈日晒泥坯,她有本事跟哥哥和钱有使小性子,或者用小聪明算计一下黑丫头这样的,但绝对不敢跟全村人对着干。
絮儿和巧织去库房翻出积了灰的织布机,好好擦拭干净后,心怀忐忑地装好麻线。
这台织机并不算新,框架也很小,不知盘龙寨那些人从哪家掠夺来的陪嫁。不过对于身处关屯的女子们来说,这么个东西还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呢。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女子们攒下足够多的麻线、葛丝以及一部分用兽毛搓成的“毛线”。
织机是个消耗线的大件,没点存货都不值当动用它。
絮儿早想把巧织换出来帮忙,奈何一直忙着没机会。薯蓣这种东西,总能给她惊喜。
胡光那边的进度并未受到多大影响,目前在建的甲巳号房。他们按照天干地支的计数方法,把房子编了号。
认真生活的人才会想到赋予所用之物一个名字,絮儿正是因为一路见过太多想办法好好生活的人,心里那簇活下去的小火苗才未熄灭。
如此一个普通的日子里,孟长义带了个大活人回来,仿佛午间晒暖的水盆里,突然掉进来一片落叶。小圈子里涟漪荡出去又弹回来。
军头越是靠近村口,行为举止越显得猥琐鬼祟,东张西望好像期待着什么人,又有点像躲着什么人。
宋丹霞静静跟在他身后两步,这种残破的木棚子,其中一处住着唐越冬吗?
孟长义心里有点慌,他这样带个年轻女子回来,一下子塞给絮儿,也不知她会不会当场甩脸子。
他既想念又怕见的人啊,这时候在忙什么呢?
盖房子的人在高处,自然最先发现的军头二人。一个接一个愣在当场,有人在下边呼喊着接料,他们恨不得再长出一颗脑袋来,这怎么办?
在房顶等答案,挺急的。
都是一个铺睡出来的兄弟,神色异常到这个地步,地面上的人自然顺着目光去瞧。好了,全都鸦雀无声。
曹三德瞪大眼睛,好奇之色几乎溢出眼眶,一路小跑却双脚倒腾飞快,邓宝不甘示弱,后发先至。
有他们俩带头,其他人陆陆续续放下手中的工具家伙,向孟长义和那个女子靠拢,不知不觉间形成包围之势。
胡光动作缓慢,自言自语略带着深意:
“今日是来不及上梁喽,甲巳啊,你可真不顺,将来谁住呢……”
宋丹霞多年来虽然已经习惯了旁人各种打量目光,但同时被这么多人围着,心跳不受控制加快。好在有东西挡着脸,她还能偷偷搜寻一下心里那个人。
唐越冬一眼注意到孟长义身后的人,全身包裹的严实,这副装扮,不是镇上宋姑娘么?
上河庄那些旧人也认出了宋丹霞,毕竟怪到没露过脸的人只有她一个。
她怎么跟来了?!
唐越冬下意识的想法就是赶紧跑。挪动脚步藏到交头接耳的人群里仍不放心,左顾右盼还想找人给他做盾牌遮挡一二。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孟长义和宋丹霞身上,只有那个蒙面的女子,戏谑又释怀地看着唐越冬。
曹三德跟莫苍极其有默契,一个说这絮儿在哪里哪里用织机撒不开手,另一个打探着宋姑娘的来意。
当初在平安镇见过宋家姐弟的都知道,那姑娘一心扑在老唐身上,不可能跟自家军头沾上什么关系。
“老孟不是我说话难听,你出远门怎么不跟絮儿娘俩招呼一声,这一来回都多少日子了?你再不回来,小囡就该喊别人爹爹了。”
曹三德一边说话一边拽走孟长义,顺便给莫苍使个眼色,关屯是他们的“老窝”,什么宋姑娘来姑娘的,别想来添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