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猝不及防。(2/2)
而这两者要做到难度都挺大的,这让他们觉察到,这场战争恐怕要拖很久。
而汉斯这边的出来的经验也差不多,虽然法军的表现比当初的普法战争还要糟糕,但是英军甚至是板鸭军队的表现都可以说是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而且第二帝国的西南部地区局势不太稳定,在日不落帝国的拉拢之下,这里的一些小国比如说符腾堡和巴伐利亚王国等开始对第二帝国产生了怀疑和动摇。
这些国家从历史上就比较亲高卢,亲日不落,对普鲁士的态度比较敌视。
之前普鲁士跟奥迪利争夺德意芷地区正统的时候,这些小国中就有不少是站在奥迪利这边的。
所以他们是有可能背叛德意芷的!
虽然暂时还没有投靠协约国,跟第二帝国反目成仇。
但是这个巨大的安全隐患却早早的埋下了,日后德军在安排作战计划的时候,都不得不多考虑一下自己西南部的局势。
否则的话就有可能给协约国造成可乘之机,让他们成功策反这里的符腾堡等国!
这让汉斯这边没办法将全部的力量都投入到反击之中,这削弱了他们的攻击能力,让他们无法突破已经得到加固的协约国防线。
这意味着,这场战争恐怕要持续很久很久!
于是,无论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都不约而同的做出了一个决定:加大对防御工事的修建力度!
既然战争短时间之内结束不了,那就必须要尽快加强自身阵地的防御力,从而将战线稳定下来,不给敌军突破己方战线的机会。
受到当年普列文要塞战役的刺激,双方的军队都很重视挖掘战壕。
为了躲避子弹和炮弹,双方的战壕挖的又长又深。
阵地上几乎已经看不到人影了,几乎所有的士兵都躲在战壕里面。
这样的话,敌军的子弹打不到他们,敌军开炮的时候他们可以躲在防炮洞里面躲避。
很快,西欧战场上双方的阵地犬牙交错,到处都是双方士兵挖掘的战壕。
这些战壕的出现让双方的阵地防御能力变得极为可怕,从此以后,双方的大规模进攻除了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之外就什么也捞不着了!
机枪、堑壕、铁丝网和地雷阵,这些连环杀招能完全化解进攻方的攻势。
脆弱的步兵在这些威胁之下,根本无法前进多远,顶着机枪的扫射,铁丝网的拦截和时不时从脚下爆炸的地雷节。
在进攻的路上就要倒下至少一大半人,剩下的人越是接近敌军阵地,伤亡就越是可怕!
毕竟脱离了战壕的保护,他们就完全暴露在了地面之上,立刻就成为了敌人的活靶子了。
而防守方躲在战壕内,很难被打中,双方的交换比非常夸张,进攻方的伤亡往往是防守方的七八倍甚至是数十倍!
“这才是我熟悉的世界大战嘛!”。
看到欧洲战场上,协约国和同盟国陷入到了惨烈的堑壕战的泥潭中去了,远在长安的林千羽心中松了一口气!
双方既然都挖起了战壕,打起了堑壕战,那么这场战争短时间之内就结束不了了。
原因很简单,堑壕战极大的提升了步兵的防御能力,这种防御能力的提升远远超越了进攻能力的提升,导致双方现在都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撕开敌军的防线。
想要撕开防线必须要集中大量的兵力,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而且还要寄希望于对方犯错误,这样才有可能突破敌军的防线。
可是,堑壕战的特点是战线不止一条,攻下了一线阵地之后,很快就会面临的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的阻拦。
想要一鼓作气将所有的防线都突破了,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历史上协约国和同盟国双方在西线的战场上堆积了五六百万大军,打的筋疲力尽,却始终没办法突破对方的防线,将对方彻底打死。
最终还是凭借着持续不断的消耗,将第二帝国和他的那些跟班盟友们都耗死了,这才结束了这场战争。
可是,要达到这种效果,没个三五年肯定是不行的。
而且打消耗战受到消耗的不仅仅是其中一方,双方都会承受巨大的消耗。
这样一来,没有卷入欧洲战事的天朝,就能置身事外,坐看欧洲列强们狗咬狗了!
甚至,为了能让战争继续下去,他们还可以给交战双方提供一些武器装备的支持,让他们打得更激烈一些,这样的话,天朝才能在战争中收获更多利益。
不管怎么说,当堑壕战出现之后,除非交战的一方立刻研制并且生产大量的坦克和装甲车这种能突破堑壕战的武器,否则的话双方都会因为奈何不了对方的防线而陷入僵局。
只是坦克好装甲车这种东西又岂是那么容易就能制造出来的?
天朝这边虽然早就已经在生产和研制坦克,但是为了保密,以免消息泄露给欧洲列强们造成启发,林千羽愣是在整个对毛熊的战争中都没有透露出这张底牌。
汉军在战斗中使用卡车部队顶替了装甲部队,虽然效果可能没有装甲部队那么好,但是也勉强凑合,至少对付现在的俄军是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