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那就这样耗着吧!(1/2)
第277章那就这样耗着吧!
因此普鲁士的国力不仅没有因为战争而受损,反而还因为战争而逐渐强大了起来。
但是,这一场战争跟之前的战争完全不同。
西线的战事已经持续了大半年了,这一时间完全超出了德意芷人的预期。
而准备不足的他们,此时已经出现了物资匮乏的现象。
如果不能在短时间之内结束战争的话,这场战争对他们国力的消耗将空前巨大,整个国家都将因为一场战争而一贫如洗。
他们积累了数百年的财富,很可能会因为一场战争而被洗劫一空。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堑壕战出现之后,双方谁也推不动谁,战争进入到了僵持阶段,双方只能在前线各自摆下上百万的重兵,然后彼此之间干瞪眼,干耗着。
一开始的时候双方还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可如今见识到了堑壕战的威力之后,傻子才会主动进攻。
这场战争已经从谋取军事胜利,变成了比拼谁能坚持的更久,双方大有一副要熬死对方的架势。
历史上的第二帝国坚持了四年,最终被耗光了国力,坚持不住,这才战败投降。
而这一时空的第二帝国比历史上要弱,所以他们肯定坚持不了那么久。
因此,他们才如此急切的想要用进攻来取得胜利,以免因为自己坚持不下去,被活活耗死。
“嗯,贵国的处境我想我们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了,只是,不知道贵国方面打算发动多大规模的进攻,在哪里发动进攻,由谁来主导这次进攻呢?”
孙德胜也不想在柏霖待着无所事事,所以他很乐意去前线帮助德军出谋划策。
只是这一仗不仅关乎德意芷帝国的生死,同样也关乎汉军的声誉。
要是他们这群军事顾问没能帮助德军取得胜利的话,那对于德军的声誉是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的。
所以他的态度非常认真,力求能弄清楚每一个细节。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听完德军将领的介绍之后,孙德胜等人了解到,原来德皇是打算以卡尔亲王的第二军团为主力,在比荷卢国这边发动一场大规模进攻。
撕开敌军正面防线,从而威胁到高卢人的首都铁塔城,继而逼迫高卢人投降!
普法战争已经证明了,高卢人不过只是徒有其表,真实的实力完全配不上称之为一个欧洲强国。
更何况他们的军队大部分都是新组建的,士兵作战经验缺乏,军官的能力也很堪忧。
总之,这支法军怎么看都像是一枚软柿子,至少看起来比英军要好对付多了。
而高卢是协约国的两个主要国家之一,再加上高卢的地理位置,一旦他们退出战争的话,协约国的军队就无法利用高卢国作为前进基地来进攻第二帝国。
如此一来,英军只能集中于比荷卢这三个狭窄的国家,到时候战线会大幅度的收缩,德军的兵力就能集中起来对付英军。
失去了高卢这个巨大的战略后方,仅靠比荷卢这三个低地国家,英军基本上位于战略绝境之中,因此只要德军在正面战场上突破他们的防线,那就有机会将比荷卢等地的英军全部歼灭!。
这一招在历史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已经成功的被第三帝国的德军证明过了。
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从阿登森林中突然杀出之后,高卢人兵败如山倒,结果让盟军失去了立足之地,被困在比荷卢地区,差一点就被德军包了饺子。
若不是日不落人转进如风,见势不妙跑得快,然后还动用举国之力,派遣了大量的船只来运回部队,上演了一出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好戏的话,这支四十多万人的英军就成了德军的战俘了。
如果这个时空德军也能成功的话,那就完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闪击高卢的翻版了!
当然了,因为德军没有装甲部队,要推进的那么快难度很大。
再加上堑壕战的强大防御能力,所以此战的难度比历史上德军面对马奇诺防线的时候还要困难一些。
因此,在听完了对方的要求之后,汉军的军事顾问团身上的压力也不小。
德军的这个作战目标制定的有点太激进了,孙德胜跟汉军这边的人研究了一番之后,觉得对方计划成功的可能性很低。
考虑到普法战争中他们已经从阿登森林中打过一次了,所以高卢人势必会有所防备,而他们选择从符腾堡地区出发的话,这里大部分都是山区,攻入高卢境内之后,距离高卢的首都铁塔城也比较远。
很难在第一时间向铁塔城进军,继而无法快速的逼迫高卢投降。
因此,即便是他们成功的撕开了法军的防线,很大概率也只能向前推进几十公里或者是上百公里,基本上不可能拿下高卢首都。
不过汉军的职责是帮他们出谋划策,让他们能对付协约国军队的堑壕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