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大跌眼镜!(1/2)
让日不落人下定决心要打布尔战争的理由主要有三条:
第一,眼下他们的海军遭到惨败,各国都在蠢蠢欲动,如果不能马上拿出强硬的反击的话,他们的殖民地极有可能会遭到瓜分。
第二,皇家海军遭到惨败之后,天朝入侵天竺已成定局,而失去了援军的天竺绝对不可能守得住。
天竺对日不落帝国至关重要,如果不找点别的事情转移注意力的话,民众们的注意力就会一直被天竺那边的坏消息所吸引,这对于日不落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支原本准备支援天竺的英军陆军,在海战失败之后,有一部分撤回到了南菲,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好歹也有上万人,再加上英军在南菲原本驻守的军队和当地招募的仆从军,他们至少可以组织起一支人数超过5万的军队出来。
布尔人的总人口也不过才20万,青壮年的人数估计也就5万出头。
布尔人没有国家,没有工厂,不能自己生产武器装备,虽然之前的那次偷袭获得了胜利,但是那是英军疏忽大意,给了对方可乘之机。
一旦正规战争打响的话,双方比拼国力和军事实力,布尔人将没有任何胜算。
所以,日不落人觉得,依靠这支军队,他们足以横扫布尔人,轻轻松松就能将对方消灭掉!
因此,日不落人信心十足的选择了开战。
1月13日,英军的先头部队开始开进布尔人的定居点,准备执行对布尔人的清理工作。
因为这场战争的目的是要杀鸡禁猴,所以日不落人对布尔人所采取的政策是三光政策:
杀死一切见到的布尔人,烧毁一切见到的村庄和农田,抢走一切看到的财产!
他们要用这种残忍的方式,给全世界树立一个规矩:不要轻易挑衅日不落人!
日不落人的计划很好,只是对面的布尔人却并未配合他们。
当他们抵达布尔人的居住区的时候,布尔人早已撤离,不仅撤离了定居点,甚至还主动的烧毁了自己的农田和房舍,根本没有给日不落人留下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这是典型的坚壁清野,是一种对付入侵者的抵抗手段。
英军这边虽然觉得有点吃惊,吃惊于对方的决绝态度。
毕竟被烧毁的又不是他们的房屋,被破坏的也不是他们的田地,所以对于英军而言,他们没有任何的损失。
反倒是布尔人这边却损失惨重,没有了这些房屋,他们将无家可归,没有了这些农田,他们的粮食产量会急剧下降,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到时候甚至都不需要英军出手,他们自己就已经饿死了!
所以英军这边不仅没有担心,反而开始幸灾乐祸了起来。
“哼,布尔人选择坚壁清野,烧毁自己的房屋,破坏自己的农田,这说明他们心中畏惧我们,害怕我们,觉得无法战胜我们,否则的话他们又何必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做出这样不利于自己的选择呢?”
英军的想法也不能说错,毕竟坚壁清野这种选择从根本上就是弱势的一方面对强势的一方,迫不得已做出的选择,即便是最终战输成功了,那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那种。
“说的没错,看来这场战争很快就将结束了,这群布尔人,根本就算不上是一支叛军,他们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一连一个星期,英军都没有遭遇到布尔人的抵抗。
而他们也顺利的向前推进了两百多公里的距离,将布尔人的定居点几乎占领了一半了!
布尔人的退让,加上一路上的高歌猛进,让英军心中产生了轻敌的想法,他们觉得自己胜券在握了!
只是,英军想不到,就在他们轻敌大意的时候。
布尔人趁夜对他们发起了突袭!
布尔人很聪明,没有选择进攻英军的主力部队,而是盯上了对方负责运输物资的后勤部队。
因为英军的战线拖的很长,所以他们的军队跟后方的后勤部队有点脱节。
如果他们面对的是一支正规军队,比如说像法军或者是德军这样的部队的话,他们或许会考虑保护自己的后勤补给线。
但是因为面对的是布尔人,而且布尔人从开战到现在,给他们的感觉都是懦弱胆小,不敢正面跟他们交战的形象,所以英军压根就没有想过对方敢主动出击,前来偷袭他们。
所以,英军的后勤部队兵力极少,被布尔人偷袭之后,立刻就被打的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
当前线的英军得到消息,急急忙忙赶回来支援的时候,战斗早已结束。
后方运输给前线英军的大批物资,比如说粮食,武器弹药、被服和生活物品等物资,全部便宜了布尔人,被布尔人抢走了,战场上剩下的,只剩下横七竖八,遍地都是的英军士兵的尸体,除此之外,空无一物!
而得到了英军物资补充之后,布尔人的实力进一步提高,他们换上了更好的武器,得到了更充足的弹药,甚至还缴获了大量的火炮和机枪。
这使得他们随后的偷袭行动变得更加顺利,也更加有威胁性。
在随后的一个月内,英军被布尔人的游击战术打的晕头转向,几乎没有招架之力!
开战之初,日不落人幻想的是一场势如破竹的大胜。
结果开战之后,情况跟他们想的完全不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