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经济糜烂(1/2)
时间来到1935年。
新的一年,工部局举行了一个晚宴,招待公租界的纳税大户们,陈光良亦应邀出席。
正当陈光良和刘鸿生端着酒杯聊天时,日清航运的总经理藤田一郎举着香槟向两人走来,其月白色的和服下摆绣着暗红浪纹,透露着一丝诡异。
藤田一郎用带着黏腻的京都强调汉语,说道:“招商局若是肯和我们日清航运合作,开发汉口航线的水路联营,我们日清航运可以撤回在南洋航线的降价行为,并愿意和招商局一道开辟南洋航线。”
言下之意是,只要让日清航运渗入汉口水陆联运,那么日清航运就带招商局一道发展南洋航线。
刘鸿生脸色不喜的说道:“藤田先生,南洋航线也是我们华人的(沪市、厦门、广州到南洋),何须日清公司的合作”
早些年,华夏连‘引水权’都都是洋人的,人家则华人拥有引水资格的占据八成。
实际上,本国的‘引水权’在其他国家中,自然都是本国人的,也只有华夏积弱,很多权利一直都在外国人手里(海关、航运、铁路等等),也就民国政府统一全国后,才逐步收回这些权利。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当年北洋政府统治过华夏,却不能算一个政府的原因,第一当然是没有统一全国,第二则是没有收回一个国家该有的自主权。
“哼”藤田一郎冷哼一声,随即说道:“两位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只要我们日清航运打压招商局,你们绝对会重蹈破产复辙。”
刘鸿生此时得到陈光良的支持,强硬的说道:“那我们拭目以待,我不信你们日清航运在南洋的航线上,能一直降价30%。”
藤田一郎豪气的说道:“放心,我们会降到你们招商局破产!”
他有底气,根据日本国内的支持力度,是希望日清航运可以打压招商局,务必让招商局陷入困境;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会给予日清航运很大的补贴。
只是招商局的情况,东洋人可能不是很清楚具体的,实际上现在的招商局,几乎是极低的负债,还有稳定的盈利收益。
特别是在去年(1934),招商局的利润突破了380万大洋,继续增长。
所以这个时候,根本不怕东洋人和洋人在南洋航线上打价格战。
陈光良这时候说道:“藤田,你难道不知道华夏有句古话——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么,我不觉得一个主要在别国经营的航运公司,有实力打压别国的国营航运企业。”
藤田一郎面对陈光良,眼神略带恭敬的说道:“陈先生,你说反了,明明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就是这个华夏巨商,一举让华夏的制业、航运业崛起。
陈光良笑道:“华夏的博大精深,藤田你还没有全部学会。不过你很快就会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了!”
藤田一郎不高兴的离开。
实际上,日清航运是一家业主在华夏、朝鲜的航运企业,如今却反客为主,居然威胁其招商局来,看来真是狂妄自大起来。
当然了,若是前世的招商局,还真是可能被打压。
但这一世的招商局,已经摆脱困境,如今正是和日清、太古、怡和较量,不仅不落下风,反而占据上风的。
待藤田一郎离开后,陈光良说道:“两艘船已经在驶向沪市的路上,招商局也可以在南洋航线上,和洋人斗一斗。相信,你也知道洋人的秉性!”
刘鸿生点点头,说道:“洋人欺弱怕强,我们只需要在南洋航线上,将价格降到同一水准上;同时,再让同胞们乘坐华夏自己的船。这样一来,我们的业务便会急剧的增加。”
本身,南洋和华夏的航线,乘客和货物雇主,基本都是华人。
只要在同等价格和服务水准差不多的情况下,大家是绝对支持国货的。
“对,大胆的去做。有时候,赚钱已经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士气!”
刘鸿生点点头。
他本身接任招商局总经理,也和陈光良一样是被迫。但既然接手了,他自然也希望带领招商局继续前进。
虽然进军南洋,是陈光良在位时制定的,但真正实现的,还是在他的任上。
两天后,招商局宣布增加南洋航线两班,船为5000吨的新船。
形势陡然转变,招商局在南洋航线的总吨位,足足达到1.6万吨的四条船。不仅仅是在航线总吨位和列强船队差不多,而且固定的班列也增加至4班。
更重要的是,招商局的价格也非常有竞争力,一瞬间让华夏至南洋航线的实力强大起来。
“华人坐华轮”
“华人用华轮”
一时间,华人大涨士气。
“这下好了,我们华夏在远洋航运上,也开始有一席之地。”
“对,南洋至华夏,本来就是我们华人居多,长期以来被洋人保持着这个运输。如今招商局的新船纷纷下水,开始发展远洋航运,这是国人的骄傲。”
“如今南洋航线已经完成,招商局的下一个动作,会不会开辟至欧洲、北美的航线,这样可就厉害了!”
“饭要一口口的吃,华夏的货船想航行至欧洲、北美,还是有些困难的。”
“有道理”
华夏的媒体也纷纷报道这一盛事,招商局在和列强的竞争者,最近几年是越来越强硬。你要打价格战,那就打,总之是奉陪。
而根据《东方日报》的分析,目前华夏航运业发展十分的快速:
在川江航运,有民生轮船公司崛起,打得怡和、太古准备撤出川江航运段,而日清则由盈利转为亏损;
在长江航运段,则主要是招商局和怡和、太古、日清的战斗,招商局凭借其本地优势、财务情况等,市场份额是四家航运最大的,而且超过30%以上(仅以四家业务总和为参照物)。
而在沿海,也有招商局、环球、三北的竞争,和洋人旗鼓相当的实力。
如今在远洋,招商局仅发展不到四个月时间,便已经是拥有1.6万吨的实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