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王熙凤的哭声(1/2)
第113章王熙凤的哭声
如果张吉甫没有看重自己,自己就没必要那么麻烦,不用躲在贾府,那么和贾府的牵扯也就不深,未来四大家的麻烦,自己也不用操心。
可以帮一下贾政,贾政为人不错。
王熙凤对自己很照顾,可这少妇有点狠辣,就当还她人情。
别的嘛。
林黛玉肯定是要保,林如海在不在都不耽误,因为大恩就要大报。那种升米恩斗米仇的人,是自己平生最鄙视的,自己不能当这样的人。
薛府也要报答一下。
河西小营的人情,还有二房的人情,薛家也没有什么大事,一家人最后并没有受到牵连,所以自己关照下就可以了。
当然,前提是自己混得还不错。
自己懒得费劲,没什么大野心,不愿意霍乱百姓,可更不愿意没苦硬吃,有这么好的条件,该有的好日子还是要有的。
有一些地,娶上一门媳妇,谁也不敢来得罪自己,自己也不得罪别人。
张吉甫太显眼了。
所以朱伟很合适,身为东军提督,又掌握了大权,目前与他合作的也不错,这条关系应该继续保持下去。
没想到朱伟也在找自己。
“你不留扬州了”朱伟见面当即问道,一脸不快。
王信不明白朱伟生气在哪,先给个笑脸,笑道:“部台张吉甫不许,属下还要继续跟着军门混。”
朱伟叹了口气。
自己得罪他了王信思考最近做的一些事。
安静了片刻,朱伟才说道:“原没打算把你留下,你打仗有本事,本提台如何不愿意用你,只是贾雨村说要把你留下,本提台才忍痛割爱。”
这是场面话,王信没当真。
自己姓王,有好处就有坏处,坏处是朱伟真心愿意用自己的本事,也没办法把自己当他的嫡系,因为自己的前程,最后要由四大家来安排。
“回京的日子定下来了,你如果回京,还是河西那里的营地吧。”朱伟最后提醒道:“右路是什么情形你应该知道,现在你手里两千兵,比你们总兵都要多,到时候军饷可是个麻烦,你日后和你头上的总兵如何相处,你提前准备准备。”
王信差点骂娘了。
因为张吉甫的突然出手,自己差点忘了这一茬。
“属下谢过军门,莫非军门提醒,属下还蒙在鼓里不自知。”王信真心实意的道谢。
朱伟身为提督,有个很显著的毛病,非常的小气,除了他的嫡系人马,物资上一毛不拔,引起很大的非议,哪怕是自己,朱伟虽然对自己不会苛刻,但也不会多给一分,该多少是多少。
除了小气这个毛病,其余的方面倒不差,还主动提醒自己。
“程总兵应该不会和我计较吧”
“除非你愿意让他喝你家的兵血。”朱伟语气有些复杂,知道王信的为人,“否则你就挡了他的财路。”
自己账册上有三千人。
按道理兵部应该以三千兵的军饷下发,实际上军饷还没出衙门已经少了一半,这一半到了军队,又会少一半,剩下的一半发到营,营里的将领再一分,然后才有家丁们的。
要不然千里做官呢。
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只不过这些年东南倭患,财政紧缺,拖欠的厉害,亏空太大,所以上头也吃不饱了,下头快饿死。
京营士兵逃亡的厉害了些,军官乐见其成,蚊子腿再小也是肉不是,吃空饷的基数也越来越大。
但也要分实际情况。
如今东军打仗,从各部抽调精锐,像左路总兵刘丁的做法才是正常。
偏偏这程宏与众不同,钻到钱眼里了。
见王信不说话,必然是不愿意让人喝他家兵血的,朱伟感叹道:“别看程宏平时什么也不管,一门心思捞钱,与谁都是井水不犯河水,也正是如此,你这回挡了他的财路,你还小瞧他。”
王信皱起眉头。
自己还真不把程宏当回事。
自己兵多,能打。
他就算是总兵,自己身为游击将军,独领一营,身后也有人,程宏又能拿自己如何。
仿佛看穿了王信的想法,朱伟冷笑道:“你背后有人,别人背后难道就没人。”
“难道他背后的人很厉害”
“他背后的人物,贾府也不敢惹,是谁我不说,你自个回京去打听,反正不要从我嘴里知道就行。”
王信恍然大悟。
刚才提督说起程宏时脸色复杂,自己还以为提督因为自己不喝兵血而感慨,看来倒是自己误会了,提督是感慨程宏背后的人。
一千人的亏空是自己遵守的规则。
实际上自己还要想办法养兵。
自己养兵是无奈之举。
但凡还有点想法的将领会大力气养家丁一样的做法,比如提督朱伟,他也吃空饷,吃空饷吃得多,上下都吃,然后用来养他的精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