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知道了,叔叔(1/2)
第124章知道了,叔叔
通州城。
城西东军右路总兵府。
程宏定了调子,众人心中有了主意,知道自家总兵要动手了,只是这规矩要怎么立,却不知道是什么说法,毕竟京营整编这些年来,右路一直如此。
如不是这王信,实在与别人不同,右路还会一直如此,厅内的文武官员没人想过改变。
瘦高个的武将,有了自家总兵的态度,当即出头说道:“有些规矩是所有人都得遵守的,军饷也是如此,不是哪一个人说的算,此事就算闹大了,哪怕是提督也不敢帮他说话。”
“此人年轻气盛,万一他不顾规矩。”另一名官员皱眉,担心道:“会不会连累大家”
“他敢,他一个游击将军,大不了和他撕破脸。”瘦高个武将冷哼一声,毫不在乎可能的麻烦,看上去仿佛很莽撞似的
祝桢心里明白,知道李威认为王信的出现,抢了他的游击将军,因为越到上头,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王信又年轻,恐怕李威再无机会。
李威敢闹,总兵也不拦着。
祝桢内心担心。
程宏果然不在意,好奇问道:“怎么个撕破脸”
“镇台大人,我们右路这些年向来不惹事,提督那边的吩咐,咱们也是办的妥当,可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恶欺,提督不领情,指望提督是不行的。”那瘦高个武将李威严肃道:“左路刘丁甚至当众扫过提督的面子,提督反而不敢惹他,所以这次就要用此子来杀鸡儆猴,告诉外头的人,咱们右路也不是泥捏的。”
众人大惊,按照李威的意思,这是要往大了干。
李威见没人出声,知道这个时候只能自己出头,说道:“镇台大人有所不知,那王信住在贾府,背后关系极深,如今已是游击,现在不把他赶出去,以后这右路别说容不下咱们,恐怕连镇台大人也要腾位置。”
程宏面色不快。
李威见状,反而内心高兴。
本来嘛,大家都是如此,偏偏那个王信要与众不同,养那么多精兵,朝廷一声令下,谁不会尽量讨价还价,向朝廷伸手要更多的东西。
他倒好。
一声不吭就往前头冲,还四战四捷,威风倒全是他的了。
把大家置于何地。
李威自己早就盘算过,自己不爽他,自家总兵肯定也忌惮此人,年纪轻轻如此厉害,自己压不住此人,自家总兵难道就不担心
果然。
看见自家总兵的神色,李威心里越发有底。
最好把那王信赶出右路,自己的游击将军还有希望。
刚才那官吏却有些迟疑,担心道:“军饷的事倒是能说道说道,可要是按照李兄弟的说法,要把此人赶出右路,恐怕不容易。”
朝廷对
比如将领私养家丁。
家丁眼里只有将领,没有朝廷,这是必然的事,可朝廷因为亏空,拿不出钱来怎么办,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只要不是做的太过分也就默认了。
大家都在这么做,朝廷就算不想认也不行。
同样的道理。
朝廷因为亏空,官员们的俸禄发的少,本身白银越来越不值钱,物价高涨,官员们只能自谋财路,总不能坐以待毙。
说破天也绕不过这个理字。
上头的人要养活下头的人,下头的人要孝敬上头的人,多年来只有一套规矩,哪怕是皇帝也得认了。
这种事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因此自己以军饷的旧规去压服那王信,那官员倒觉得问题不大,可李威想要趁机发难,把此人赶出右路。
那官员摇了摇头,觉得有点悬,可能最后两头都没落好。
李威见那官员出声质疑,急道:“周主簿,你跟了镇台大人这些年,难道心里就没点忠义吗还是你认为,那王信挤掉了镇台大人,你还能转过头为他去办事”
周煾眼神闪过一阵阴沉,心里冒出一缕冷意。
“李都司,商量事情就好好商量事情,不要把别人当做三岁小孩,当做别人看不出你的心意。”周煾压住内心的不满,淡淡的说道。
李威大怒。
“好了。”
程宏打断了手下的内讧。
忠顺亲王让自己韬光养晦,自己听了忠顺亲王的交代,的确躲过了许多事,可也让手底下的人失去了进取心,一个个只想混吃等死。
只是今非昔比。
忠顺亲王已经回来了,他老人家看到了机会。
有了头,程宏就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自己也的确顾忌那王信,要是在右路当个过客,自己就当没他这个人,可此人的态势大有扎根右路,那自己就容不得他。
程宏直言道:“右路的天,容不得两颗日头,要么他乖乖听话,要么就不要想留在右路,非要对着干,那就要让他好好瞧一瞧,不要仗着会带兵,就不知天高地厚。”
总兵支持自己,李威得意的看了眼周煾。
周煾不再说话,心里记住了李威。
角落的祝桢欲言又止,最后叹了口气。
那王信将军是个不错的将领,可惜右路容不下他,这年头就是如此,越是做实事的官越是被排挤,只可惜了此人一身本事。
倒也是见怪不怪,祝桢不想惹总兵不满,于是收起了为此人辩解的心思,选择了和光同尘。
“此事要注意分寸,毕竟那人年轻,万一不顾后果,他自个倒霉不要紧,牵连了我们却不划算。”周煾提醒道。
程宏点了点头,看向李威,吩咐道,“李威,这件事你去办,能不能办好”
换做别的事,李威可能会不愿意惹麻烦,关乎自己的利益,李威连忙保证道:“属下一定办好。”
李威也细想过。
如果只是自家总兵,此事倒需要斟酌一二,如今忠顺亲王老人家回到京城,哪怕面对提督大人,李威心里都不惧了,何况是区区王信。
程宏看了眼众人,把众人的神色收入眼底,说道:“自我担任总兵以来,对诸位向来不薄,这右路不只是我的,也是诸位的,当齐心协力,共同应对才是。”
“喏!”
众人当即起身,纷纷抱拳应喏。
金箔般细碎的阳光,堂外朱漆栏杆被晒得微暖。
王信在院中练剑。
明天要回营,今晚早点睡,和晴雯呆在一间屋子里,自己又不是柳下惠,实在是磨人,不如出来练剑,还是练剑爽。
“女人只能耽误自己拔剑的速度。”
心里头一团邪火,到底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年轻气盛,火大的厉害,不疯魔不成活,一把剑舞成影,仿佛水都泼不进。
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