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算计(1/2)
第176章算计
京城。
养心殿。
又顺利渡过了一个冬天,到了五月,天气越来越暖和,太上皇离开了暖阁,因为终日不见太阳,变得有些苍白,脸上干枯的痕迹,远看犹如见到一具骷髅。
朱红宫墙裹着歇山式殿顶,金琉璃瓦在秋阳下泛起粼粼波光。
老人在太监们的伺候下,舒服的躺在黄梨躺椅上,不远处坐着一对师徒,首辅周道丰,还有新入阁的兵部尚书张吉甫。
按照多年来的规矩,入阁后不再兼任差事。
太上皇本来信任周道丰,如今对待周道丰的徒弟同样信任,甚至更胜一筹,入阁之后,还兼任着兵部尚书,直接成为首辅以下第一人。
很多人眼热,无论如何,太上皇对自己信任的人是真的好,好的令人不可置信,唯一可惜的是太上皇年龄太大了。
“冯胖子这回要哭了吧。”
太上皇脑袋里的疼痛舒缓了一些,有了心情笑,打起了趣来。
不等周道丰开口,张吉甫上前一步,比首辅先开口,“冯庸弹劾王信,言辞犀利。圣人圣明,冯庸虽远在千里之外,却逃不过圣人的眼,一举一动被圣人看得通透。”
“哈哈哈。”太上皇边笑,边要坐起身,却因为手臂无力,变成了爬起身。
身边的小黄门们眼观鼻鼻观心,戴权靠着太上皇也不伸手,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太上皇坐正后,笑着招了招手,“坐近一点嘛。”
戴权这才示意几名小黄门去帮忙搬凳子。周道丰年纪也大了,起身速度慢,张吉甫年岁小,动静干脆利落。几名小黄门把椅子往前搬动了几步,师徒两人重新坐下。
周道丰终于开口了,“圣人当初感慨王信没有早点出现,此言不到一年,而王信所立之功件件了得,臣这回又输了。”
“怎么输了”太上皇好奇道。
“我大周战将上千,精兵无数,如何缺他一个王信,因此臣并未重用他,反倒是圣人很早提醒过微臣,后来又是圣人出手调的王信去雁门关。”
周道丰老老实实的说道,一字一句却没有半点假话。
太上皇心情愉悦,抬起胳膊,笑着指了指二人,笑道:“你们这师徒啊。”
后面的话没有再说下去,周道丰和张吉甫也没有接话,只是低下了头表示恭敬。
聪明人不需要说太多,许多事看得清楚,重要的是火候,要恰到好处。
周道丰掌握内阁三十年,不光是朝堂上遍布子弟亲信,就如那不起眼的大同冯庸,也是当年周道丰随手提拔,如今成长为九边一方“诸侯”的人物。
所以周道丰要退,特别是太上皇去年问自己的那一次,周道丰已经明白自己必须退。
可怎么退,退的又要让太上皇满意,并不是轻易的事。
同样的道理,如何让恩师顺利的退下去,让恩师颐养天年,张吉甫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善待恩师,尊敬恩师,排挤恩师,打压恩师。
如那冯庸,他安排的人进京城,不光递交奏疏,还送礼到恩师府上。自己要做的就是打压冯庸,甚至消灭冯庸,换上让太上皇放心的人。
至于为何不让别人去做,而是让自己来做。
因为太上皇不能委屈了恩师,特别是如今的局势,要让天下人看见,成为太上皇的心腹,不光能荣华富贵一辈子,还能后继有人。
太上皇见两师徒如此配合,也没有了话说,“且看着吧,总不能只听冯胖子的话,朕也是想听听王信那小子怎么说。”
周道丰一脸平静,明白王信日后送来京城的奏疏内容才是关键。
至于王信能不能送来奏疏,如果不能,又或者写的不够好,那就没必要再提此人。朝廷需要的是能为朝廷解决麻烦的人,而不是制造麻烦的人。
冯庸已经成为了麻烦,可麻烦终归只是麻烦,冯庸做事还是有底线,如太上皇所言,比起那帮子不交税的大户们,冯庸至少算是大周的臣子。
所以不能为了解决一个麻烦,引出一个更大的麻烦,甚至引发祸乱出来。
张吉甫却在想着王信,王信此人的本事,庸人是看不见的,毕竟太平盛世里,人情关系才是第一,至于才能,有才能算什么,先学会人情世故,人情世故做得好才行,才是真正的人才。
果然如恩师所言,一切都瞒不过太上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