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他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2/2)
于芫并未回应高式子,而是对朱樉说:“真正的智慧在于领悟至理,你看看你自己,明明握有至宝却不加以珍视,反而与那些儒、农、墨之辈为伍,这些人在各国都是被轻视的。
若你还想将来执掌任何一国,就必须谨慎选择。”
高式子显然没想到自己会被如此冷落,还遭到了反讽,而这恰恰是现实情况,让他无法反驳,脸色顿时变得尴尬,只能转过头去。
朱樉见此情形,只好出面缓和气氛:“高式子背离世俗而追求正义,名声远播,申兄的话似乎有些过分了。”
于芫也不想过于为难朱樉,虽然依旧没有看向高式子,但还是回答了他之前的问题:“法律源于道,道无常道,法律也无常法。
当世界失去了道,大道将倾覆,只有用符合道的法律来扶持。不这样做,就无法使大道回归正途。兼爱、非攻,与儒家的自我克制和恢复礼仪有何不同?
指望那些本性恶劣的人去做大善事,你觉得这可能吗?尚同、尚贤,人先有私心再有公利,应该与谁讨论?谁才是最贤明的?墨家的理念虽然有其价值,但与儒家相比,其实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听到于芫这一连串的质疑,高式子竟然感到无法反驳,但又不愿屈服:“自然是以墨子为准则,与墨子的观点一致。”
提到墨子,于芫也不敢有丝毫的轻视,表情变得严肃:“墨子这个人,我还是很尊敬的。但是,墨子之后,墨家中谁最贤明?”
高式子愣住了,随即脸色变得非常严肃,他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
......
作为一个难得一见的天才,墨子在许多领域都展现出超越时代的能力,不仅在墨家中拥有绝对的威望,而且名扬四海。即使是那些对他恨之入骨的人,内心深处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才华。
墨子的弟子们也都不简单,每个人都有非凡的才能,但没有人能与墨子相提并论。墨子之后,究竟谁最贤明呢?即使是墨家中的高式子也无法回答。
看到高式子陷入沉默,朱樉不明白原因,还以为是于芫的态度让他感到尴尬,只好转移话题:“申兄真的是刚开始学吗?”
于芫指了指朱樉手中的《豹韬》,点头道:“这是第三遍阅读,已经有些头绪,现在有五成的把握能够击败敌人。”
朱樉有些分不清于芫是在夸大其词还是在说真话,按理说,道家的弟子不应该有这样的坏习惯。
但他实在无法接受于芫的说法:“听老师说,盗跖纵横千年,虽然偶尔遭遇失败,但没有人能够真正消灭他们,你这才读了三遍兵书就敢说能歼灭他们?”
从老聃那里出来的时候,他的心都凉了,这样一股连列国都束手无策的盗匪盘踞在周围,让他如何安心去实施发展互助会社的种种计划。
关键是这个问题他还没有解决办法,除非带领众人离开周地,寻求大国的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