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王朝败家子-40-唐玄宗李隆基(1/2)
第215章王朝败家子-40-唐玄宗李隆基
——“看样子,天女当真对朱祁镇很没有好感。”
朱元璋玉不识对朱祁镇的态度有些在意,但转念一想她对明朝还是正面居多,又丢开一边。
想来天女也不至于因为一个不成器的皇帝就这样对明朝会有什么不公的待遇和评价,反正说来说去都是些“既定”的历史,而且双方也没有什么交流,多想只对自己无益。
于是朱元璋只是说道:“总算是将朱祁镇的内容讲完了,总觉得是松了一口气。”
毕竟一直因不知道朱祁镇接下来会出现什么惊奇的操作而提心吊胆,也是很累的。
朱标笑着说道:“可能是因为他的行为都太出人意料了吧。”
总是猝不及防地给他们一件“大礼”,也还是难为他了。
朱元璋幽幽说道:“败家皇帝总是相似的,我想你们应该不至于成为这几人这样不知分寸的人吧?”
他看着自己的这几个已经长成和尚未完全长成、都有不少小心思的儿子,目光之凌厉,逼得他们都纷纷低下了头。
朱元璋虽然压下了底下官员弹劾的奏本,但也知道自己这几个长大的儿子有些行为是做的很不地道,现在不过是因为他念着是自己的儿子而轻轻放过罢了。
但现在有着天幕、以及天女的多次强调,这些人要是再像以前一样对百姓没有顾忌,那就不能怪他惩罚狠了。
他当然是心疼自己的儿子,但这不代表他会置明朝、自己的名声完全不顾。
底下诸位皇子连声应诺,但心底怎么想的,也就他们自己知道了。
而玉不识已经开启了新的介绍。
【其实之前对于“败家子”皇帝的介绍还漏了一个人,这个人也是相当的神奇,他带着一个王朝走向了顶峰,又让它迅速地衰落了下来。
于是就造成一个蛮神奇地现象——喜欢他的人希望他早点死,因为他前半生的成就当真是相当辉煌;恨他的人也希望他早点死,毕竟他给百姓、给中原大地带来的伤害也是刻骨铭心、痛心切骨。
那么这个人是谁,又是怎么才造就了这样一致的评价呢?
我想,应该很多人都猜到了,这个人就是唐玄宗李隆基,而他人生的转折点,就在“安史之乱”。】
其实李隆基的篇章应该放在宋徽宗之前讲的,但玉不识也是讲到后面才恍然发现自己还漏了一个“重要人物”。
唐朝因安史之乱由盛转衰,李隆基又怎么能不算败家呢?虽然他败的,是祖辈一代代积累下来、又经由他自己的努力而成就的辉煌。
只能说,唐朝的底子还是够厚的,哪怕安史之乱后再也恢复不了之前的盛世,之后又经历了宦官专权、牛李党争等内忧外患,以及黄巢之乱等民变,但也依旧延续了一百五十多年。
而李世民听到“李隆基”的名字,之前不好的预感实现了,才是满怀复杂地松了一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