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秋收风波,粮商诡计(2/2)
深夜,江面上雾气弥漫,一片死寂。
远处,几艘装满粮食的船只缓缓行驶,周围一片漆黑。
然而,这些船只并非真正的运粮船,而是吉平设计的草船。
“哼,这些草船中空,根本没有什么粮食。”一名山贼头目冷笑道,“看来那刘协也是个傻瓜,竟然派这样的船来。”
就在山贼们放松警惕之时,突然一声巨响,白袍军从四面八方涌出,将他们团团围住。
山贼们顿时慌了神,四处逃窜。
“投降吧,你们已经无路可退了!”陈将军高声喝道。
山贼们见状,纷纷放下武器,束手就擒。
而此时,真正的运粮船早已安全抵达青石城,粮价也随之暴跌。
刘协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的江面,心中感慨万千。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城外的街道上,温暖而明媚。
刘协站在露台上,俯瞰着熙熙攘攘的市井,心中感慨万千。
经过这一番波折,粮价终于稳定了下来,百姓们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生活。
“陛下,吉平求见。”一名侍卫匆匆跑来禀报。
“让他进来吧。”刘协微微一笑,转身走进宫殿。
不多时,吉平快步走入,向刘协行礼,“陛下,臣已查明,昨晚那些山贼乃是赵粮商指使的。”
刘协点了点头,“朕早有预料。赵粮商此举虽然卑鄙,但也暴露了他的弱点。”
“陛下英明。”吉平赞道,“臣还听说,赵粮商与一些官员勾结,暗中操控粮价。若不加以整治,恐怕后患无穷。”
刘协沉思片刻,“吉平,你认为该如何处理此事?”
“陛下,臣以为,应当彻查此事,严惩不贷。同时,建立更为严格的粮食储备制度,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好,就依你之言。”刘协点了点头,“传旨下去,严查赵粮商及其同党,务必还百姓一个公道。”
吉平领命而去,刘协则转身看向刘伯温,“刘爱卿,你认为此事该如何收尾?”
刘伯温微微一笑,“陛下,赵粮商虽然暂时被压制,但他背后的关系网错综复杂,不可掉以轻心。臣建议,陛下可以借此机会,整顿吏治,肃清贪污腐败之风。”
“嗯,此言有理。”刘协沉声道,“朕也觉得,治理国家,不仅要解决眼前的危机,更要着眼长远,铲除根源。”
刘伯温点了点头,“陛下圣明。此外,臣还有一事相禀。”
“说来听听。”刘协示意刘伯温继续。
“臣近日收到密报,得知南方某些地区连年干旱,粮食产量锐减。若不及时援助,恐将引发更大危机。臣建议,陛下可以派遣使者前去慰问,并提供一定的粮食援助,以表朝廷关怀。”
刘协沉吟片刻,“此事关系重大,朕需仔细考虑。不过,刘爱卿所言确实有道理。朕会尽快派人前往南方,了解实际情况,再做定夺。”
“陛下圣明。”刘伯温恭敬地行礼。
此时,李石匠匆匆赶来,向刘协禀报粮库修建的进展。
“陛下,臣已找到足够的建筑材料,粮库的修建工作正在顺利进行。”
刘协欣慰地点了点头,“辛苦你了,李石匠。粮库建成后,定能为青石城提供更好的粮食保障。”
李石匠感激地行礼,“陛下英明,臣一定不负所托。”
刘协望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心中感到一丝欣慰。
夜幕再次降临,城内灯火通明。
刘协站在皇宫的露台上,望着远处的灯火,心中思绪万千。
“陛下,夜深了,您该休息了。”一名侍女轻声提醒。
“好。”刘协点了点头,转身走进宫殿。
然而,他的心中却久久无法平静。
清晨的江面上,薄雾如纱,百艘粮船首尾相连,缓缓沿江而下。
陈庆之站在船头,目光如炬,注视着前方。
作为刘协麾下的将领,他深知此次护送任务的重要性。
这些粮食不仅是士兵们的生命线,更是整个战局的关键。
“报告将军,一切正常。”赵勇的声音从船舷边传来,他正仔细检查着每一艘粮船的安全情况。
陈庆之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巡查。
就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陈庆之心中一紧,迅速转身,只见江岸边尘土飞扬,黑压压的一片人影逐渐逼近。
“是马劫匪!”赵勇厉声喝道,同时吹响了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