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模拟考试中(1/2)
陆家收留的学子理念都大差不差,感恩戴德一番官府的出面救济,强调内忧外患的灾害,提倡新学的好处。
各家家族子弟有的浮夸的宣扬朝廷仁德,有的忧愁外患内忧。总体都是照着史料搬抄写,强调了县衙今年的政治建设发展对百姓的好处,他们各家也是积极响应号召出钱出力。具体流程他们读书玩乐哪里知道个子丑寅卯的搬运史料润色一番挥挥洒洒誊抄。
一个大题就写到了饭点,学子们拉响了铜铃铛交了试卷有序的去解决生理卫生领了中午的饭食。一碗白粥一碟酱菜,两个馒头。一人两片酸菜酸菜炖肉。
“握草,这是人吃吗?”
“是啊,冻了一早上。粥都是冷的啊!”
“差役大哥,我叔是县丞,多给点肉啊。”
“我爹书办。”几个富家少年也是换上笑脸想要多点肉菜。
“抱歉,各位少爷。这已经是优待了,往年府试可都是自己做饭。你们不要为难小的。”分饭菜的差役也是苦笑说道。
“吵什么吵,不吃都给我饿着。还有一天一夜时间你们参与不下去的都给我滚蛋。”徐县丞瞧着这景象也是气大,这些小子真给惯坏了。
几个富家少年公子哥白了一眼也就规矩的领了饭菜去考棚哆嗦的吃着温热的饭菜。心里骂娘也不得不接受现实,还好下午这个小题不是太广义的大题。
陆家学子倒高兴不已,不用自己动手做饭。陆家村还贴心的准备了炒山药米粉竟然用不上了。有肉有面有粥满足的不行,囫囵海吃海喝。收拾了饭碗洗漱交还了饭碗添了点炭火。“从《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发,谈谈在梁末复杂社会环境下,士人的道德操守与社会责任。嗯这题倒是不难早点做完晚上再思索润色一下《春秋左传》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结合明朝边疆战事与祭祀礼仪,分析军事与祭祀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明日就安逸不少了。”
明德吃了几口难吃的饭菜一点胃口都没,架上水壶烧了点热水喝了几口。“唉,真难吃啊,又冷又饿。我还是先把这两题做完晚上多吃点好睡觉。”
学子恭览《孟子·滕文公下》,其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语,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为士人之言行,立下千古不易之准则。今梁末之世,风云变幻,乱象丛生,于这复杂社会环境之下,此训诫更如暗夜明灯,指引着我辈士人,明晰道德操守之要,勇担社会责任之重。
当下梁朝,外有草原民族侵扰,边疆烽火不息,百姓生命与财产安全如风中残烛,朝不保夕;内有皇位继承之争,朝堂之上,各方势力勾心斗角,四皇子举旗造反,加剧局势动荡。然南方之地,幸得远离战火核心,偏安一隅,经济尚算繁荣,为我辈提供了相对安稳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在此情形之下,身处不同境遇的士人,皆面临着诸多考验。
就我自身而言,虽出身于工农家庭,父亲身为童生,却沾染了不少陋习,不仅思想迂腐,且沉迷赌博,致使家境一度困窘。母亲为维持家庭生计,亦陷入不堪境地。幸得陆家亲族慷慨相助,同窗之家也多有帮扶,才使我衣食无忧,得以安心向学,身边更有丫鬟老仆伺候生活。这份优渥的生活条件,对我而言,既是机遇,更是考验。
“富贵不能淫”,此为首要之诫。身处富足环境,极易滋生骄奢淫逸之心。如今社会奢靡之风渐起,不少富家子弟沉溺于物质享受,荒废学业,忘却了士人的本分。我虽生活无忧,却时刻警醒自己,不可因富贵而迷失心智。陆家与同窗的帮扶,并非让我贪图享乐,而是期望我能学有所成,将来报效国家,回馈社会。我当以知识充实自己,磨砺品德,而非在富贵温柔乡中消磨意志。
“贫贱不能移”,于出身低微之士人而言,是激励,更是坚守。在梁末阶层固化的大环境下,寒门士子上升之路布满荆棘。但即便身处困境,也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与操守。忆起往昔家中艰难岁月,我未曾放弃求学的信念,这份坚持,当贯穿我一生的追求。不因出身贫贱而自卑自弃,不因生活困苦而改变初心,是每一位士人应有的品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