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 第113章 中平三年

第113章 中平三年(1/2)

目录
好书推荐: 六零之末世大力女和她的女尊娇夫 大乾末年:渲染红色天下 综漫影之从鬼灭开始 洪荒:给女娲老婆逆天改命 奴为将 兴亡云烟事 别人亮剑,我亮导弹! 玄幻:镇守剑阁!我是主角投资人 忘羡同人观影未来 爽,傅总手到擒来

张举此行,肯定是为家中子弟讨要孝廉来的。

用脚指头想都知道。

张氏乃是渔阳大姓,既然来了,张新也不能不见,于是便命郡吏将人请了进来。

少顷,张举来到。

张新趁此机会,仔细的参观了一下这位卧龙。

还有一位凤雏张纯,张新到现在还没见过,有点可惜。

张举大约四十余岁,眉目细长,留着山羊胡,骨子里透着一股来自士族的傲气。

见到张新也不行礼,只是略微拱拱手,便算是见过礼了。

早些年间,他曾担任过泰山太守,从官位上来说,和张新是平级。

在张举看来,虽然他现在没有官职,但好歹也是故二千石,张新一个后生小辈,自己主动拱手见礼,已经够给面子了。

张新心中不悦,但还是正常的回了一礼。

不管怎么说,把自己该做的做好,省的别人挑理儿。

二人落座,张举开口问道:“今岁举孝廉,不知君侯心中可有人选了?”

“鲜于辅,陈松。”张新实言相告。

张举闻言微微皱眉,“鲜于辅久任功曹,德才兼备,举他为孝廉倒是合适。”

“然而陈松寒门小吏,才学本就一般,君侯来之前,他在郡中熬了数十年资历,也不过是个农曹掾罢了,能力更是不足......”

“若举他为孝廉,恐无法通过朝廷考课,有损君侯之名。”

察举制,最开始是刘邦为了选拔人才,临时开创的制度,在汉文帝时,才成为一项正式的选官制度。

汉武帝时,又将选举细化为了三种:举孝、察廉、秀才。

孝,就是孝子,廉则是清正廉洁的官员。

举孝和察廉,针对的都是六百石以下的基层官员,或者没有官身的儒生。

秀才针对的是现任官吏,由州举荐,光武中兴后,因避刘秀讳,改名茂才。

后来随着时间流逝,孝和廉渐渐就没有分的那么清楚了。

到汉和帝时,统称孝廉。

被推举的孝廉需要去往京师,接受三公的考试,不是简单报个名字上去就行的。

若是考试无法通过,不仅被举荐之人无法成为孝廉,举荐之人也会因此担上识人不明的罪名。

“这就不劳张公费心了。”

张新笑道:“前岁我来郡之时,郡府吏员多抱病在家,唯陈松心念百姓,带病上值。”

“如此有德之人,想来通过考课,不难。”

所谓抱病在家,只是个托词而已,当时是什么情况,大家心知肚明。

朝廷的考课内容,分为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四个方面,其中尤以德行为重。

汉时选官,宁要有德无才的庸才,也不要有才无德的毒才。

陈松为了不误百姓春耕,遇贼不逃,光凭这一点,就算他什么才能都没有,也足够通过朝廷的考试。

张举硬邦邦的说道:“去岁郡府缺粮之时,五官掾张方带头捐献粮草万石,难道就无德么?”

“鲜卑入寇时,他又襄助君侯守城,无论才学、德行还是功劳,张方都在陈松之上,难道不能得个孝廉?”

“是换粮不是献粮。”张新出言纠正,随后又道:“这样吧,今年岁举已定,待明年岁举之时,我会考虑张方的。”

反正今年的孝廉是绝不可能给张方的。

在原本的历史中,张举和张纯明年就要造反了。

说起来,这俩人造反的理由还挺可笑。

当时雒阳有个民妇,生了个连体婴儿,有两个头。

张纯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脑子一热,觉得这是天下要出现两位君主的迹象,就跑去和张举说,咱们反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 幽默风趣解读陈士铎医学全书 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 红楼:无双武力,我一人镇天下 穿越我是胡亥 女帝:别闹,朕怀孕了! 大秦:我爷爷是秦始皇 隋唐:十倍吕布战力,杀穿高句丽 大晋霸主 偷听女主吃瓜,竟躺成千古仁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