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亮剑,我亮导弹!
首页 > 都市小说 > 别人亮剑,我亮导弹! > 第24章 独立旅首次打巷战,炮兵团轰开北大门

第24章 独立旅首次打巷战,炮兵团轰开北大门(2/2)

目录
好书推荐: 玄幻:镇守剑阁!我是主角投资人 忘羡同人观影未来 爽,傅总手到擒来 京港亲事 你把faker都打抑郁了? 我在无限流里觉醒主人格 全球核战!我等凡人如何生存 汪瑶修真传 抓鬼安保公司 拜入仙宗当杂役,签到万载终无敌

依据无人机传回的数据,火控计算机自动确定方向、角度等参数。

自动装填系统将底凹弹装入炮膛。

多亏有自动装填系统,否则90斤一个的弹头,都让人来搬,以昨天的炮击密度而论,早就累趴下了。

发射手接上绳子,准备听到指令后,立即发射第一发炮弹。

据说发射第一发炮弹要拽绳,以后就不用了,也不知道真假。

攻占襄垣的战斗在7点打响。

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升上天空,各团立即下达了进攻命令。

首先发言的是36门车载榴弹炮。

它们整齐地排成一排。

“发射!”

当发射命令下达后,36门炮依次开火。

炮兵阵地发射的场景,可以用“震撼”来形容。

每个人都戴了防噪耳塞。

它可以过滤到炮声,但对人喊话声并不过滤。

因此,在开炮的时候,还可以用对讲系统对话。

只不过要能忍受吃一嘴土。

每门炮开了三炮之后,阵地就被烟尘淹没了。

几乎相互之间都看不到彼此。

再看襄垣城墙。

被炮火集中轰炸的北城墙中间一段,连同一座城门,已经看不出来城墙的样子了,成了一片砖石场。

即便是155榴弹炮,用来拆城墙,也没有那么容易。

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一发命中,十米变平。

因为城墙和普通墙不同,它特别厚,城墙上都能跑马车。

所以那个时候攻城,大多也不是用炮轰塌城墙,而是轰城门。

只有独立旅这样的部队,炮弹足够便宜、才舍得这么用。

不管城门还是城墙,都一视同仁!

哪怕轰不塌城墙,只把上面的守敌轰没了也是不小的收获。

不过城墙上本来也没有几个鬼子,它们也知道我军重炮很多。

城墙上的鬼子只是观察手。

如果我军攻城时,它们能侥幸没死,可以指挥城内的曲射炮,炮击我军步兵。

只是这个愿望太过理想化了。

平均不到一米就落下一枚炮弹,在这样的密度下,祖坟冒青烟显然不够;

哪怕祖坟被核弹轰了都不行!

只用了20分钟,城墙被轰塌的地方,不仅能通行步兵;步战车也可以通过。

但炮击仍没有停,还在进行压制性炮击。

同时步战车也通过打开的缺口,用机炮轰击鬼子暴露出来的火力点。

做这些,为的是给我军排雷留下一定时间。

鬼子在城外埋设了大量地雷。

其中还有一定数量的反坦克地雷。

鬼子哪怕将来要逃跑,也不会往这个方向跑,因此它们可以尽情的埋雷,不用担心自己逃跑时炸到自己。

独立旅也早有准备,不仅针对地雷做了了预案,对毒气、突袭等等都有预案。

甚至针对细菌战都做了一定的准备。

还是那句话:鬼子好杀吗?

即便有领先鬼子近百年的先进武器装备,也不那么容易杀。

因为它们可以做到毫无底线。

我军重炮多,鬼子就躲在民房里向我军射击。

我军不确定这里有没有平民,不敢用重炮。

我军要来攻城,它们就无限制地埋雷,哪怕这些地雷将来连它们自己也忘了埋在了哪里;

哪怕可能被普通老百姓踩到。

甚至它们还可以用毒气弹、细菌弹。

还可以用平民当挡箭牌。

这些缺德事鬼子全都干过!

于是,尽管我方装备明显领先鬼子,也出现了不小的伤亡。

但这些伤亡是在所难免的,除非现在就有了高效排雷手段,比如来几百排雷机器人。

最次给来辆扫雷车也好啊!

但是,这些都没有。

这已经很不错了!

如果没有炮火压制、没有步战车火力压制,我军往往顾不上排雷。

直接用人来蹚!

此时工程兵们的风险主要是前方的子弹,和一不小心漏掉的地雷。

在牺牲了十余人之后,独立旅终于彻底清除了面前的地雷。

在冲进城内之后,战斗又胶着起来。

在这里,到处都是民房,重武器几乎用不了。

简单来说,就是和鬼子打起了巷战。

但这又不是普通的巷战。

普通的巷战,双方都不想伤到平民;

而这种巷战,只有我军不想伤到平民。

鬼子的重武器还是想用就用。

甚至必要时,它们都准备用化学武器了。

在今后,城市进攻作战都可以通俗的讲就是“巷战”。

不存在突破城墙,进到城内就意味着攻下一座城的情况。

争夺的重点已经不在城门。

城门可以用重炮轰开。

但这只是攻城的第一步而已。

巷战,是对军队整体战斗能力、情报精确性、指挥能力与后勤支援水平的综合考验。

鬼子很聪明,能够预料到:仅依靠城墙,挡不住拥有众多重火力的独立旅。

于是就把重心转移到城破之后的城市攻防战上,在巷战方面下了苦功夫。

首先,它们建立了一些坚固的防御工事,比如壕沟、掩体等。

虽然留给它们的时间不多,无法建立永久性碉堡。

但哪怕挖几条壕沟,也能为鬼子提供较好的防护和掩蔽,减轻我方步兵的火力威胁,同时增加我军前进的难度和风险。

其次,它们在城市内也埋了地雷,此外还设置陷阱和障碍物,比如铁丝网。

这些地雷和障碍物,增加了我军战士暴露机会和暴露时间,增加了我军伤亡。

而且地雷本身也可以给我军造成伤亡。

多亏这个时候的鬼子还没想到地道战,如果再挖上一系列地道,那就更难打了。

这一点,在将来解放太原时就遇到了。

我军在这个时候,感觉自己的手雷、迫击炮都有些火力过猛。

容易伤到平民或自己人。

用个成语来描述,就叫投鼠忌器。

相对于昨日特战团打得比较窝囊的阵地战,今天从特战团出来的狙击手们,却是有了一个扬眉吐气的机会:

在本次城市攻防战中,狙击手击毙的鬼子数量,超过了重型步战车的战绩、超过了普通步兵的战绩、超过了155榴弹炮的战绩;

也超过了这三者之和!

这就是把正确的兵种放在了正确的地方所达成的效果。

狙击手擅长的不是在阵地上当优秀射手来用;

而是躲在敌人难以发现的地方,使用高精度武器,一击毙命。

而且,哪怕开完了枪,鬼子还发现不了我方狙击手的位置。

我军在付出了数百人伤亡的代价后,才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我军现在武器装备的战法:

步战车冲到前面随便用机枪点射,目的不是杀伤鬼子,而是吸引火力。

当鬼子的无坐力炮、速射炮、爆破组等暴露后,狙击手将其射杀。

也是在此战之后,鬼子也开始重视狙击手的培养。

而我军更加发现了狙击手的价值,他们绝不仅仅是在阵地战中,击毙对方几个炮手和机枪手那么简单。

那只是他们的简化版本。

在城市攻防战中,狙击手一度成为核心力量,不论是防御方还是进攻方。

直到声波探测装置、狙击榴等反狙击手装备的广泛运用后,狙击手的作用才开始下降。

这时,狙击手开一枪就得马上跑,否则就会被各种枪炮覆盖。

毕竟,培养一名狙击手太难了。

谁都不想用狙击手来和对方的普通步兵一比一交换。

当北门方向打开缺口后,我独立旅发挥不畏牺牲的精神,利用步战车,向另外三座城门突进。

内外夹击,打开了另外三座城门。

最惨烈的巷战正式打响。

而张大彪终于有了玩大刀的机会。

目录
新书推荐: 艳魂咒 火影之奈良鹿丸 情迷苗寨 女公务员的日记 山野情乱 一代天娇 伪我独尊 倚天屠龙之风神传奇 换爱黄小兰 明星系列多肉小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