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忙得不可开交(1/2)
京墨她们为了开酒楼的准备事宜东奔西走之时,霍渊辗转在一场场酒宴,维系自己在京城的纨绔形象。
赴宴七场,敲了八个人闷棍,参刑部侍郎教女不严,参户部侍郎纵子行凶强抢民女,参禁军统领御下不严,包庇属下城门设卡,鱼肉百姓……
一路参下来,成功得赏白银万两。
他还抽空去揭了四个悬赏令,抓到三个,还有一个在抓,抓到也是近在眼前的事。
简而言之一句话——忙得不可开交。
上京当官的都已经熟悉了霍渊的作风,这么鸡飞狗跳一路折腾,大家心里都诡异的平静下来,有种“正常”的感觉。
清流大儒对霍渊那是交口称赞,恨不得一个个做文章将他夸到天上去。
夸归夸,真叫他们跟霍渊面对面交流,没一个愿意的。
主要是怕被霍渊打秋风。
这小子贼得很,一不小心就给他们刮掉一层皮下来!
那些本身有问题的官员就更怕了,每天躲霍渊躲得头疼,出个门路过将军府都绕着走,生怕霍渊看见他们想起他们了。
这些人私底下把跟圣上提议将霍渊召回的谏官刘墉,骂的狗血喷头,说人家张着个嘴胡咧咧,屁事不懂就在那妄议政事。
其实人家刘墉考虑的万分周全,道理通达,要不然怎么能被圣上纳谏。
在圣上看来,霍家功高,常年镇守边境,在边境,霍家势强,或可越过圣上!
尤其是边境距上京天高地远的,常言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圣上怎么可能不担心?
虽说霍家目前为止还从未表现出丝毫反叛心思,可霍渊到处乱窜收敛钱财,明着像是为了补充军费不足之处,暗处呢?难保不是为霍家积累底蕴。
圣上不得不防。
刘墉提出将霍渊调回上京,也是体察圣意,周全思虑的结果。
霍渊作为霍家独子,对霍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将霍渊限制在京城,也能限制他到处敛财的行为,还能不让他到处捣乱。
至于被他祸害的官员……用刘墉的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要真咬出来几个蛀虫,就当他在帮圣上肃清朝纲了。
毕竟只要他人在京城,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能折腾出多大乱子?
百利而无一害啊!
反正他刘墉又不可能被参。
在所有人都躲着霍渊的时候,被骂的狗血喷头的刘墉,坐在将军府,霍渊的对面,优哉游哉的喝着茶。
“不能怪我啊,圣上让我想个法子遏制霍家,义父义母能有什么软肋,不就你一个么?”
刘墉理不直气也壮,伸着自己的脖子往对面的霍渊手上送。
“你要实在是气不过就掐死我,你掐啊你掐啊!”
“发癫。”
霍渊两个字评价刘墉的行为,身子稍微往后撤一些,似乎是怕刘墉的“癫”感染到自己身上似的。
刘墉“切”一声,收回脖子。
“谁让你先是掺和云县的事,然后又真的逮到了突厥二皇子。”
“原本你纨绔的形象立的好好的,你这突然立功,人家肯定猜忌呀。”
刘墉捏起桌上的糕点,往嘴里一扔,含糊不清的说道:“弟弟你最近还是老老实实的,该玩儿玩儿,该吃吃,该闹闹,一切行动都得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