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列举三大理由(2/2)
大统人选,关乎我大明之安危,大明一日不稳,则天下百姓一日难安。
还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早立储君为上!”
朝堂之上,众人闻听此言,无不心惊肉跳,面面相觑。
立储,这可是关系到大明未来命运的头等大事啊!
所有人都屏气凝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静静地等待着朱元璋的决断。
朱元璋定睛一看,这两位大臣,正是昔日他亲自为朱允炆安排的老师,心中顿时明了。
这两人,是朱允炆的铁杆支持者,也是文官集团的代表人物。
他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朱允炆,
只见朱允炆老神在在地站在那里,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
然而,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却难以掩饰他内心的得意与窃喜。
朱元璋心中冷笑,这群文官,果然是包藏祸心,想将朱允炆推上皇位。
然后,再把他当作傀儡皇帝,以此来把持朝政,满足他们自己的私欲。
只可惜,他们的如意算盘打得再响,
却不知朱元璋已经从朱雄英那里得到了良药黄连素,可以救治太子朱标的性命。
再看这朱允炆,他的父亲朱标不过是身体抱恙,尚未撒手人寰,
他便如此急不可耐地跳出来,想要取而代之,未免也太沉不住气了!
朱元璋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威严,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腔中发出,
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诸卿所言,不无道理。
标儿身体抱恙,确需早做打算。
依诸卿之见,朕这几个儿子中,何人可立为太子?”
他轻描淡写地将问题抛回给群臣,如同扔出一块巨石,
瞬间在平静的湖面上激起了千层浪。
大殿之内,顿时一片哗然,群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陛下今日这是何意?
竟然会说出此等话来?
莫非,他真的有意要另立太子?
朱允炆闻言,却是脸色骤变,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但他依旧强自镇定,没有做出任何失态的举动。
他暗自思忖,自己的人尚未行动,皇爷爷或许只是随口一说,试探一下群臣的反应罢了。
果然,朱元璋话音刚落,一位大臣便站出来反驳,声音洪亮,语气坚定:
“陛下,万万不可!”
朱元璋脸上的玩味之色更浓了,他饶有兴致地看着那位大臣,问道:
“哦?为何不可?你说说看,咱洗耳恭听。”
“陛下,太子长子温文尔雅,颇有其父之风,且为皇长孙,理应立为皇太孙。”
“立皇长孙为皇太孙,有诸多益处,其中最为紧要者有三。”
“其一,立皇长孙为皇太孙,彰显我大明传承有序,
此乃儒家大道,天经地义,不可违背。”
“其二,立皇长孙殿下为皇太孙,可为天下百姓树立典范,
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不可逾越。”
“其三,亦可安抚天下臣民之心。
我大明立国未久,根基尚浅,正需要人心安定,团结一致。
此时立皇长孙殿下为皇太孙,必能使民心大安,百姓归附,我大明江山亦将万世永固!”
“还请陛下三思!”
这大臣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历数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的种种好处。
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不仅令朝中百官频频颔首,
就连高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亦觉得颇有几分道理。
朱元璋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心中暗道:
“若非朕听过雄英那番惊世骇俗的言论,此刻或许真会被这老匹夫给说动了。”
然而,在朱雄英向他剖析了文官集团的种种阴谋算计之后,
这些人的鬼话,他是一个字也不会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