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铁锅炖大鹅(2/2)
又吩咐下人,取来府中备好的干菜。
“炖鹅,与涮锅不同。涮锅讲究的是一个‘鲜’字,但这炖鹅,却须得用干菜。”
“否则,鹅肉尚未炖烂,菜已先一步化了,既不好看,亦不好吃,且干菜吸饱了肉汁,亦别有一番风味。”
朱雄英笑着向朱元璋、蓝玉解释道。
解决了心头大患的朱元璋,此刻心情显然大好,闻听此言,捋须笑道:
“乖孙莫要再说了,老夫这口水,都快要淌下来了。”
蓝玉亦在一旁附和:
“正是!光是听你这般说,便觉食指大动,待会儿出锅,那还不得香飘十里?”
朱雄英听罢,哈哈大笑,吩咐下人将炖鹅的配菜,如干豆角之类,
尽数取来,置于一旁备用。
自己则开始在灶膛内生火。
朱元璋见此阵仗,双眼一亮。
他忆起自己年幼之时,最为期盼的,便是灶膛中饭菜出锅的那一刻。
那时节,莫说饱腹,便是能闻一闻那饭菜的香气,亦觉心满意足。
“乖孙,老夫来助你一臂之力!”
朱元璋说着,便站起身来。
正忙着点火的朱雄英,闻言亦不推辞:
“成,这倒省得我来回洗手了。”
朱元璋接过火镰,“咔嚓咔嚓”几下,便打出几点火星。
他将易燃的引火之物点燃,投入灶膛之内,开始生火。
这一举动,朱雄英倒没觉得有甚不妥,只觉这位老爷子,倒是个极富生活情趣之人,
想来年轻时,亦是吃过苦头的,否则,怎可能将生意做到金陵城来?
然而,此举却令一旁的蓝玉,看得目瞪口呆,险些将眼珠子瞪出眶来。
谁能料到,那杀伐决断的洪武皇帝,竟还有这等本事——会生火做饭!
这等事,莫说蓝玉不知,便是其他皇子,亦是闻所未闻。
朱元璋亲自动手做饭那会儿,那些皇子们尚未出世。
待到他们呱呱坠地,朱元璋的地位,早已无需他亲自动手烹饪。
不过,登基之后,朱元璋仍会下厨。
他曾与已故的马皇后,时常在皇宫内烙饼为乐,为此,还引出一段后世广为流传的趣闻。
那时,朱元璋烙好一张饼,刚拿起咬了一口,便有太监来报,说是刘伯温求见。
朱元璋顿时起了玩心,将未吃完的烧饼扣在碗下,然后宣刘伯温觐见。
待到奏事完毕,朱元璋指着那倒扣的碗,问刘伯温道:
“爱卿,你且猜猜,咱这碗下,扣的是何物?”
刘伯温瞧了一眼朱元璋身后的影子,心中便已了然,于是开口答道:
“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乃烧饼是也。”
朱元璋闻言,哈哈大笑,好生夸赞了刘伯温一番,方才命其退下。
只是,这些陈年旧事,蓝玉自是无从知晓,
自然也不知朱元璋竟有这等厨艺。
待到朱元璋将火烧旺,朱雄英往锅中倒入菜籽油,放入大料煸炒出香味,
再将剁好的鹅块倒入锅中,翻炒起来。
随着“滋啦”一声,肉香四溢。
对烹饪一窍不通的蓝玉,安坐一旁,望着这爷孙二人,你来我往,
配合默契,倒也相映成趣,构成一幅温馨的画面。
待到鹅块炒至变色,朱雄英估摸着分量,将早已备好的山泉水,
尽数倒入锅中,随后加入备好的干菜,盖上锅盖,转为文火慢炖。
朱元璋亦将干柴塞入灶膛,拍了拍手,站起身来,重新坐回凳上。
见二人都停下了动作,蓝玉好奇问道:
“接下来,该做些甚?”
朱雄英神色肃然,缓缓吐出一个字:
“等。”
“等?”蓝玉一愣,“等甚?”
“等这大鹅炖好,便可开动了!”
朱雄英终是没能绷住,笑着说道。
朱元璋闻言,亦是朗声大笑。
蓝玉闻言,一阵无语,却也觉这法子颇为省事,于是,祖孙三人,
便围坐在灶台旁,静候锅中美味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