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秦朝历险记 > 第218章 内外兼修

第218章 内外兼修(1/2)

目录
好书推荐: 四合院:开局入战场归来是科长 怪诞世界求生:我有一辆蒸汽房车 强制闪婚!偏执霸总追妻又跪又哭 秘密仓库里的黄金岁月 从穿越火影开始成为最强的忍者 超无敌女友与超能力世界 猴子,咱叫上杨戬反吧! 从认购证开始缔造金融王国 觉醒唯一治疗系后,我成神了 孙女是福星锦鲤,我是霉星极品

秦国迫使魏国东迁后,各国纷纷重新评估对秦国的态度,既惊惧于秦国的崛起,又不得不承认其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强国。嬴渠梁意识到仅靠武力难以快速统一天下,决定在巩固军事优势的同时,大力开展外交攻势。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咸阳宫内,嬴渠梁召开外交大会。

"诸位,秦国已有河山之固,但欲一统天下,非一日之功。我国当内政外交并重,以安邻友好为基础,为日后大业创造有利条件。"嬴渠梁环视群臣,眼中闪烁着雄心壮志。

张仪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远交近攻才是王道。与远方诸侯结好,以孤立近邻,逐个击破。齐楚燕赵韩魏,当各个击破之。"

嬴渠梁轻抚长须,满意地点头:"张仪所言甚合朕意。"他目光如炬,扫过群臣,"传令下去,选派得力使臣,分赴各国,广结盟好。"

转向商鞅时,嬴渠梁声音低沉:"武安君,你看当以何国为突破口?"

商鞅眸中精光一闪:"楚国!"他沉稳有力地分析道:"楚国地处南方,与秦无直接利益冲突;且楚国与齐魏素有嫌隙,若能拉拢楚国,可牵制齐魏。这是一箭双雕之策。"

嬴渠梁眼中闪过赞许之色,拍案道:"就这么定了!派张仪为使,即刻启程前往楚国!"

张仪傲然挺立,抱拳领命:"臣必不负陛下重托!"

与此同时,秦国也向韩、赵两国派出使节,提出友好往来、互市通商的建议。尤其对赵国,秦使带去了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联合防御协议,获得了赵王的积极回应。

外交攻势如火如荼之际,嬴渠梁独坐寝宫,展开一卷舆图,手指轻叩案几,眉头微蹙。忽然,他眼前一亮,唤来商鞅。

"武安君,朕有一计。"嬴渠梁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自古和亲乃外交重器,联姻之效,往往胜过千军万马。"

商鞅眼中精光闪烁:"陛下是想..."

"正是!"嬴渠梁站起身来,背手踱步,"我国公主下嫁友邦,结为姻亲,既显我国诚意,又能建立稳固联盟。尤其是楚国..."

商鞅立刻接道:"若与楚国结为姻亲,必使齐魏忌惮,不敢轻举妄动。陛下真乃神机妙算!"

嬴渠梁满意地点头,目光如炬:"就依武安君之策。择吉日遣使,向楚王提亲,愿以长公主华阳下嫁楚太子!"

楚国王宫内,楚王手捧秦国国书,面色复杂。大臣们争论不休,朝堂一片喧哗。

"大王不可接受!"一名白须老臣怒髯抖动,"秦国狼子野心,此乃美人计!"

另一位大臣却驳道:"联姻对楚国有利!秦强楚强,联手可抗衡齐魏。大王若拒绝,秦国必转而联络他国,我楚反成孤立!"

楚王沉默良久,终于拍案决断:"寡人决定接受秦国提亲!秦楚联姻,共保两国安宁!"

华阳公主出嫁楚国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诸侯国震动。齐王夜不能寐,连日召集群臣商议对策;魏国朝堂震惊,急派使者求和。秦国一招联姻,竟搅动天下风云!

联姻之外,嬴渠梁还看中了贸易这一维系国家关系的重要纽带。一日,他邀商鞅共游御花园,闲聊之际,忽然话锋一转。

"武安君,兵者凶器,商者和器。"嬴渠梁停下脚步,凝视远方,"我国虽强于兵,但要长治久安,还需通过商贸往来,与诸国建立互利关系。"

商鞅微微皱眉:"陛下,臣向来主张重农抑商,担心商贾势力过大,反而有损国本。"

嬴渠梁意味深长地一笑:"武安君多虑了。朕非要大兴商业,而是要利用贸易作为外交工具。我们可以控制本国商人,同时欢迎外国商旅,既不失变法初衷,又能扩大对外影响。"

商鞅眼前豁然开朗,连连点头:"陛下高见!我国可在控制本国商人的同时,积极与各国开展贸易,互通有无,既丰国库,又联诸侯。此乃一举多得之策!"

不久后,秦国边境设立了数个大型互市,吸引各国商旅前来交易。秦国丰富的矿产和畜牧资源换来了中原诸国的丝绸、青铜器等精工制品。商队往来频繁,不仅带动了经济繁荣,也架起了各国民间友谊的桥梁。

楚国商人王商远途跋涉来到秦国互市,惊讶地发现自己不仅免交部分关税,还受到官方特别保护。回国后,他向同行们热情洋溢地描述:"秦国已非吾等想象中的蛮荒之地,而是繁华富庶、法令严明之邦!秦王对外国商人礼遇有加,实乃明君!"

类似的评价在各国商界流传,为秦国赢得了良好声誉,也为秦国商人走出国门创造了有利条件。

外交取得显着成果的同时,嬴渠梁并未放松军事建设,尤其注重巩固新占领土和加强边防。

一日清晨,秦军边境要塞内,嬴渠梁亲临视察,肃穆地注视着远方的边疆线。

"得地易,守地难。"嬴渠梁喟叹一声,"我军虽已占领河西广大地区,但若防守不力,恐怕会重新落入魏国之手。"

商鞅站在一旁,神色凝重:"陛下明见。臣已有周密部署。"他指向远方,"在那些关键要塞,我已增派精锐驻军,修筑了三重防御工事。"

手指移向山脊线:"沿边境线每隔五里,我们建立了烽火台,构建预警网络,敌军动向,一目了然。"

最后指向平原:"臣还组建了机动骑兵部队,驻扎在战略要地,可在最短时间内支援任何受到威胁的区域。"

嬴渠梁满意地点头,却又提出疑问:"这些部署固然完备,但我军远征在外,粮草运输必是难题。若敌军断我粮道,后果不堪设想。"

商鞅眉头微蹙,正思考对策,嬴渠梁却已胸有成竹:"朕有一策——在边境地区推行军屯制!让士兵们一面耕种,一面守卫。既减轻粮草运输压力,又增强边防力量。"

商鞅眼前一亮:"陛下神机妙算!此策确实一举两得!"

不久,这一防御体系便经受了考验。一个雨夜,魏国精锐部队悄然渡河,试图夺回失地。刚靠近秦军前哨,烽火台火光冲天,警报迅速传遍边境线。秦军骑兵如旋风般赶到,与前哨部队形成合围之势,魏军猝不及防,损失惨重,狼狈撤退。

这一战后,边境安定,再无国家敢轻易挑衅秦国防线。

军政外交稳步推进之际,嬴渠梁深知国内治理的重要性。尤其是官员队伍的廉洁高效,直接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

一日,商鞅急匆匆入宫求见,神色凝重。

"陛下,有紧急情况!"商鞅声音沉重,"臣最近查访新占区,发现有官员勾结地方豪强,中饱私囊,百姓苦不堪言!"

"岂有此理!"嬴渠梁勃然大怒,"立刻逮捕审讯,严惩不贷!"

"陛下且慢。"商鞅深鞠一躬,"与其事后惩治,不如事前防范。臣以为,可建立严格的官员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嬴渠梁怒气稍平:"武安君有何良策?"

商鞅胸有成竹:"首先,建立督察制度,定期派御史巡视各地,暗访民情,考核官绩。"

"其次,明确奖惩标准,政绩突出者升迁重用,贪污腐败者严惩不贷,决不姑息。"

"最后,允许百姓直接举报官员不法行为,一经查实,重奖举报人,以鼓励民众监督。"

嬴渠梁听罢,连连点头,又补充道:"再加一条——官员任期届满,必须接受财产审查!财产来源不明者,从重处罚!"

新的官员监督机制很快在全国推行。第一批巡视御史悄然出发,走村入户,体察民情。不久,新占区一名高级官员被查出贪污军饷,数额巨大。消息传到嬴渠梁耳中,他当即拍案而起。

"立刻处以极刑,全国通报!"嬴渠梁雷霆震怒,"让所有人都知道,秦国之法,不容挑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历史云盘之周王朝 你和本侯提和离,我转头娶公主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 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 抗战:铁血铸山河 汉末袁尚:揽尽江山与美人 大宋祖王爷 水浒风起独龙岗 草原铁骑,生化大军 大秦:从扶苏狱友到帝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