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论功行赏(2/2)
朱珪听闻此事,义愤填膺,决心为这家人讨回公道。他乔装打扮,身着粗布麻衣前往顺天府尹处告状,还故意激怒府尹。府尹果然中计,命人将朱珪打了一顿板子,随后关进大牢。朱珪的管家朱仪见老爷许久未归,便到顺天府要人。府尹这才知晓自己打了朝廷一品大员,吓得脸色惨白,急忙到牢中赔罪。
朱珪却不打算轻易放过他,对府尹说:“你身为百姓的父母官,却如此胡作非为,还擅自将我关入大牢。今日你若不把贵林抓来关在此处,我就不走了!”府尹夹在中间,两边都得罪不起,只好去找和珅拿主意。
和珅思索一番,担心此事闹大传到乾隆耳中,自己面上无光,便暂且妥协,让顺天府尹先把贵林关进大牢,等朱珪出狱后再另做打算。
但朱珪怎会让和珅如愿。第二天,他故意向乾隆请假,称自己被人殴打,无法上朝。乾隆本就觉得宫中生活乏味,听闻此事,好奇心顿起,下朝后便直奔朱珪府上,想看个究竟。
朱珪见乾隆前来,心中暗喜,趴在床上呈上三封奏章。第一封奏章,他恳请乾隆嘉奖和珅,夸赞和珅大义灭亲,将小舅子贵林关进大牢。乾隆向来宠信和珅,一听这话,想都没想便答应下来,还下旨赏赐和珅。
紧接着,朱珪呈上第二封奏章,状告顺天府尹与贵林相互勾结、徇私枉法。乾隆看后,龙颜大怒,当即下令斩杀顺天府尹。
此时,朱珪呈上了第三封奏章,请求乾隆下令斩杀罪魁祸首贵林。乾隆这才发觉自己掉进了朱珪设下的圈套,可前面已经下旨嘉奖和珅、斩杀顺天府尹,如今若不杀贵林,这两道圣旨岂不没了依据?
和珅虽有心保住内侄,却一时也想不出解救之法。而朱珪趁热打铁,催促乾隆下令。乾隆无奈之下,只好下令斩杀贵林。就这样,朱珪凭借着自己的智慧,成功惩治了恶人,为百姓出了一口恶气。而这件事儿,也给朱珪今后带来了灾难,这是后话。
却说贵林被斩之后,由于和珅有大义灭亲之举,免除了惩罚,很快官复原职,又成了朝中风云人物。这个时候,永瑆、永璘二位王子已经看透了和珅的嘴脸,也知道和他在一起,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倒霉翻船,所以这哥俩对和珅开始敬而远之。转而,永瑆投到了王杰的门下,成了王杰的学生;永璘投到了朱珪的门下,成了朱珪的学生。
这二人的转变,可把和珅气的不轻。和珅暗暗发誓,扳不动皇子还扳不动你朱珪么?于是,他时时刻刻暗中观察朱珪的一言一行。
乾隆五十四年初夏,由于皇子们都已经长大成人,都有了一些建树和功劳,都得到了封王封爵。爱新觉罗·永璇被封为和硕仪亲王;爱新觉罗·永瑆被封为和硕成亲王;爱新觉罗·颙琰被封为和硕嘉亲王;爱新觉罗·永璘被封为和硕庆郡王。
其它王子被封爵没什么感觉,而颙琰被封嘉亲王后突然感觉在哪儿听过“jiaq”或者是“jiaqg”这两个字的声音,只是一时半会想不起来。他回到亲王府后把所有人都召集起来问话,看看有谁说过这两个声音,但是谁也表示没有说过。
颙琰很是奇怪,他总觉着在哪里听到过,但绝不是乾隆这次所说。于是他找到王杰问,王杰表示没有说过;他找到钱沣问,钱沣表示没有说过;他找到朱珪问,朱珪也表示没有说过;最后找到刘墉问,刘墉也表示没有说过。
这日在上书房,他突然听到永璘读了一首唐代诗人贯休的诗《商山道者》。只听永璘吟道:“五千言外得玄音,石屋寒栖隔雪林。多傍松风梳绿发,只烧崖药点黄金。澄潭龙气来萦砌,月冷星精下听琴。曾梦先生非此处,碧桃溪上紫烟深。”
“等等,十七弟,你刚才吟的什么诗?再吟一遍!”颙琰急切地说道。永璘就又吟了一遍。
颙琰突然脱口而出:“‘留得石屋在,拥得佳青长’,嘉亲王、嘉亲、佳青。‘曾梦先生非此处’,梦!我知道了——!”他想起了在恒山一道观里的梦中情景。颙琰突然知道了他在哪儿听到过“jiaq”这个声音了,高兴得他大叫了出来。
他这一叫,把大伙都吓了一跳。朱珪看着他说道:“亲王殿下,为何如此轻浮,不成体统呀?如今你可是亲王!”颙琰赶忙稳重下来说道:“学生失态了!请先生责罚!”
“算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下课后,找我说清楚!”朱珪对他说道。
下课后,颙琰来到朱珪书室。朱珪问他读书时为何大声喧哗。颙琰就把在恒山所梦讲给了他,朱石君听后也感觉奇怪。他便开始揣摩那梦里的偈语,揣摩来揣摩去,他得出了一个答案,便对颙琰说道:“这偈语的意思是‘留’通‘刘’,‘石屋’在佛语里是‘石庵’,‘拥’通‘墉’也可做‘拥有’‘拥护’,‘佳青’就是‘嘉亲’,‘长’也读作‘zhǎng’通‘掌’字。你梦中偈语解释出来就是‘刘墉刘石庵可拥护嘉亲王掌舵’尔!”
“住口!大胆朱石君!你作为大清臣子,怎能如此胡说八道,坏我大清规矩?”正待朱珪和颙琰解释梦中偈语的时候,不知何时刘墉出现在了他们跟前。经过刘墉轻声呵斥,这二位目瞪口呆,赶紧承认错误,说自己在胡说八道。朱珪知道,他和颙琰的谈话是犯皇家大忌的,弄不好就得掉脑袋。
颙琰看到刘墉发怒,赶紧给刘墉跪下说道:“刘师傅!息怒,错在本王,不能怪朱师傅,我这就去向父皇认罪!请不要牵连朱师傅!本王求你了!”说罢“嘣嘣嘣”就磕起头来。刘墉赶忙撩衣跪倒扶住颙琰说道:“王爷还快起来!您这折煞老夫了!此处还无外人,赶快起来!老臣绝不向第三人透漏半个字!”
颙琰听到刘墉此话,才算放心。颙琰知道,刘墉从来说一不二。起来后又向刘墉深鞠一躬,退出了朱珪的书室。颙琰走后,刘墉看着朱珪,气的用手指着朱珪小声说道:“朱石君呀朱石君,你是有多年经验的老臣了,怎么就不知道这个道理?万一让他人听去,传到皇上耳朵里,你如何自圆其说?”
朱珪双手抱拳小声称道:“刘大人教训的是!教训的是!今后绝不再言此类话题,此乃是下官疏忽!疏忽了!”
关于颙琰梦中偈语的事儿,在刘墉的制止和保密下,总算没发生什么大事儿,表面上平安无事,但在这三人内心里,总是提心吊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