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恭喜圣上,清国使臣(1/2)
今夜的洛阳,格外喧嚣。
圣教突袭破城。
灵霄宗退去。
福王逃跑。
苍龙七宿赤胆忠心,追杀不战而逃的灵霄宗。
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天色微亮,圣教的后续大军相继开赴洛阳城,彻底占据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
洪承畴撤退后,已是意识到大局不可挽回,一边令人给新安的军队传信,向黄河北岸尽快撤离,一边带着兵马连夜撤到了洛阳北的孟津渡。
在洪承畴抵达孟津渡不久,匆匆逃难的福王也到了这里。
双方会面,气氛尴尬且沉闷。
但福王在经历了灵霄宗之变后,倒是没有怪罪洪承畴的意思。
毕竟连灵霄宗真人那么大的阵仗都失手了,洪承畴当时即便进入洛阳城也不可能改变战局。
只是后续应该如何行事,洪承畴一时间也没有了办法。
陕西失守,潼关沦陷,洛阳失守,中原已经无险可守。当下需要考虑的已经不是如何消灭魔教妖人,而是如何防备魔教妖人北上入京。
而在洪承畴苦苦思索战局的时候,孙传庭在得知圣教突袭洛阳后,当即派遣了一支骑兵想要骚扰圣教的行动。
可洛阳城失守的速度太快了,已经完全超出了孙传庭的想象与反应。
几次尝试无果后,孙传庭当即命令全军东进,退守虎牢关。
而就在洪承畴停留在孟津渡,孙传庭退守虎牢关的时候,圣教已经展开全面反攻。
张大山初步稳定长安局势后,四面开花。
向东,打通与李自成的联系。
向北,打通与陕北义军的联系。
同时,南方也在快速扩张。
李自成通过圣教的电台系统,联络山西各地义军齐齐向陕北进发。
在洪承畴全面收缩防线的情况下,各地驻军根本无力抵挡。
同时,杨奇伟在拿下洛阳后,并没有停下脚步。
两天的休整后,圣教向洛阳北的孟津渡出发。
得知圣教有意攻打孟津渡,洪承畴带领军队连夜过黄河,并毁掉了所有船只。
洪承畴的举措给圣教带来了小麻烦。
但也仅仅是小麻烦。
随着洛阳失守,陕西和山西各地的守军战意全失。
三天后,京师。
二月的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如雾如烟,笼罩着整个皇宫。
可今日的皇宫,丝毫没有春雨到来的喜悦,反而上上下下都显得格外紧张。
便是皇宫内随处可见的宦官与宫女,也无不步伐谨慎,呼吸轻缓,好似生怕触怒了不可惊扰之物。
宫殿内。
铜鹤炉里的龙涎香化作灰絮,在阴沉的天光里打着旋。
烛火摇曳,驱散了室内的昏暗。
崇祯将河南巡抚的密奏按在紫檀案上,指节泛白,指腹摩挲着奏疏上“洛阳失守”六字。
墨迹已被烛泪晕开,像极了鲜血。
“咚咚咚~~~”
正在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自门外传来。
很快,两人出现在宫殿的门前。
正是崇祯的心腹宦官王承恩,以及现任翰林院侍读刘景明。
明朝侍读为从六品官员。
侍读的核心职责是为皇帝讲解经史典籍。
除此之外,也负责一些文书的起草、校对和整理工作。
当皇帝在文化、历史、政治等方面有疑问时,侍读要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专业的见解,充当皇帝的顾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