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周老师还是太保守了!(求月票!!(1/2)
第344章周老师还是太保守了!(求月票!!!)
周越依旧是坐在最前面的席位上,他已经习惯了。
今天是开会的第五天了。
但是有些东西依旧是没有讨论完。
因为这些老专家们都是固执己见,所以说很多东西都需要一点一点的去解释开。
“今天还有疑问的是这几个字对吧”
周越看了一眼众人之后,开口说道。
一共二百个字,但是真的想一次全部通过,那是真的很难的。
因为至少要说服眼前的这些大教授们,而且他们每个人都是对这些字不多少有一些涉猎的,尽管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这个字是什么,但他们能够猜出来这个字的前因后果。
这很简单,就像是一些形声字或者说是会意字,都是有偏旁的。
虽然说古文字没有那么多的说道,但很显然,也要根据音韵学的知识和一些具体的理论去推演。
“好,今天还剩这十二个字,如果我把这十二个字解释通了,大家投票一致通过,我们就可以去把这些字落实下来了。”
事实上他们磨刀不误砍柴工,即便是这几个字没有通过,那也不算什么,毕竟可能还有后人去继续的研究这些东西。
所以说他们审核还是比较严格的。
没有的东西,他们肯定是要采取保守的意见。
不然的话他们本身就是搞古文字研究的,或者是搞历史文献学研究的。
如果一个字本身搞不清楚,那直接可以略过了,没有必要去进行强行解读,因为如果一旦牵强附会的话,那么等到后面有新的东西从地下出土之后,能够把你的观点驳斥的体无完肤,那到时候丢脸的可能还是你自己。
所以说他们还是很认真的,或者说很谨慎。
周越不管那么多,他既然能够把这些东西排列出来,那肯定是有相应的结论的。
这是一场线上加线下的会议。
线下,是眼前的这么多专家,学者其中不乏一些大教授,还有一些是特地从外国赶过来的海外汉学家。
他们这些人都是对文字研究很深,而且这一场会议几乎算得上是文字学的顶会了。
无论是古文字研究还是文献研究,甚至是一些考古学者,都坐在这里,他们每个人在文字学领域跺跺脚都会震三颤的,如今在这里拿着笔,拿着纸默不作声。
有些东西他们不能贸然投票,但是如果真的能够把他们说服,他们绝对是很愿意让这个字浮出水面的。
毕竟一个古文字被开发出来,那么之后无论是对于各种的文献研究还是考古发现,都有着相应的好处。
所以说,他们这些人都是放下了手头的工作来参加这个会议。
而且让他们觉得有些荒唐的是,一个建筑学领域的顶级教授,来主持他们文字学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
但前几天,周越在这里舌战群儒,已经完全赢得了他们的尊重。
现在二百多个字,就只剩下这最后的十几个字了。
至于说完全不确定,或者说大多数人都投票反对的,就只有五个字左右。
他们不是不想把这个文字确定下来,实在是周越给出的材料太少了,而且给出的材料也不能完全说服他们。
周越觉得也是很正常的。
既然在学术界不能公认,那就只能等
时间会证明一切,会证明他是对的。
他也没有多想,也没有觉得这是他们小题大作了,毕竟拍卖会还有流拍的时候呢,他一下子准备了二百多个字,有一些字是无法确认,这没有什么。
直接说线下的人,那就多了,一些古文字研究的研究生,一些不能过来的大牛,可能还有一些是爱好者。
这些都在视频会议里面,会议里大概有七八百人。
毕竟他们也想知道一下,这个学术究竟是谁在做,而且究竟要做到什么程度
周越很耐心的帮他们解答。
只要是有问题,他就让助理记下来。
甚至你们在会议上没有提出来的可以回去复盘,然后等明天再来提问。
他根本不怕提问这件事情。
所以说啊。
他觉得自己还是很人性化的。
“周老师,第二个文字您可以讲述一下吗”
“当然可以。”
周越看向了第二个文字。
“这个文字,右符上部为“人”形,下部似手持工具(如耒耜),或与农耕、筑城等生产活动相关。我们可以猜测一下,此符号可能是“夏”字的象形初文,象征夏人群体对土地和工具的掌控。”
“符号的重复出现与规整性暗示其可能为氏族徽记或早期地名标记,类似商周青铜器族徽的功能。结合《左传》“夏后氏官百”的记载,或代表某一职官群体。”
“所以这个符号我们暂定为‘夏’字。”
“至于说具体的材料,比如说有这些。”周越直接把材料放到了ppt的第二页,这样也省事了。
毕竟他是要做字典的,不能没有材料就直接去做,所以说想要让他把材料展示出来,他也可以很快就展示。
一连串的的资料。
几乎是看得众人心服口服。
而且一些他们都没有注意到的,有些材料他们或许看过,但是并没有相应的印象,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往这个方面去想,但是周老师直接把这些东西列了出来。
很简单明了的告诉你,这个字就应该是这样的。
坐在最前方的李主任,也是点了点头。
其实这个字的他们也在研究,和周老师想的大差不差。
只不过周老师直接把它确定了下来而已。
又是一天的会议下来。
二百多个文字,在这五天时间几乎全部解决。
那些有争议的,没有进行全数投票通过的,他是不会往字典里面去加的,可能在第二版第三版之后,会去进行增删。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学术不可能就只有他做到顶点。
可能别人也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在一些论文当中也会有新的发现。
但是,他回去之后肯定会去继续研究那些没有通过的文字,然后把论文写出来,让众人继续去讨论。
而且这些人回去复盘之后,也会有一些论文产生。
这些论文可能大部分会反驳他。
也大部分会赞同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