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危机浮现(2/2)
gt;技术保障连
总体上,一个齐装满员的独立坦克旅大约有1300人和108辆各型坦克。
受限于国力,伊凡罗斯只来得及制造差不多600辆t-34早期型,不列颠方面帮忙代工了250辆。
这不足千辆的新型巡洋坦克被妥善的集中运用,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坦克部队的战斗力因为它们而得到了质的飞跃。
伊凡罗斯总参谋部将它们视作重创瓦尔兰德的铁拳,它们也不负众望的给帝德装甲兵带去了无尽的恐慌。
米哈伊尔-科什金天马行空的杰作在战场上锋芒毕露。
一场危机因它而蔓延,一种精神象征因它而诞生。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双方继续大开大合的对弈。
面对横冲直撞的坦克集群和无穷无尽的步兵集群,瓦尔兰德第二道战略防线在多路进攻下土崩瓦解,只有一些坚固筑垒地域被包围着负隅顽抗。
伊凡罗斯百万大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推进至瓦尔塔河一线,兵锋直指泊林。
九月上旬的一系列重大变故让全世界为之震惊。
伊凡罗斯浩瀚军威之下,布达佩斯萦绕着一种忧心忡忡的氛围,就好像天快要塌下来了似的。
参谋们的脸上已经好多天没有看见过笑意了,雪般飘来的情报全都是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
装甲部队的威力得到了充分验证,反坦克一跃成为最重要的紧迫需求。
“……还是低估了战车的威力,就目前已经知道的消息,德制三十七公厘战防炮对伊凡罗斯的新型战车屁用没有,五〇炮(坦克炮)也不顶用,这可难搞哦。”
军事技术顾问团召开了一个研讨会,近百名军官和专家都齐聚一堂,一名上校正在大大咧咧的讲述着。
“这么来看,毛子的新战车装甲挺厚实啊,重量怕是要奔着三十多吨去了”
“应该不会超过三十吨,他们工兵条令一直是三十吨级浮桥,这个标准近两年也没变。”
“不到三十吨的话,正面防护能做到什么程度,我们赶快准备个报告回去,新战防炮的项目指标肯定要改了。”
“驻泊林大使馆那边的武官,今早发来的电报里边说新战车的形状很特别,不是方正的,有点像削平了的金字塔,前后左右都是斜面。”
“毛子这是在造军舰吗倾斜装甲用在战车上”
商克对大家的谈论没什么兴趣,暂时不想插话。
这帮人都很机智,三两下已经大致推理出了t-34的关键——重量2530吨,防护之精髓在于倾斜装甲。
商克饶有兴致地听大家交流,这种抽丝剥茧的推理非常有趣。
倾斜装甲布局早就在战列舰和巡洋舰上用烂了,并不稀奇,可大量应用在坦克上还是头一回,米哈伊尔-科什金是这一路线的开创者。
“咱们这有海军的人嘛穹甲的抗弹经验式是啥”
“不知道的话就先用三角函数算个大概呗。”
不多时,大家简单琢磨出了一个估算值——帝俄新型战车装甲厚度可能40毫米,装甲倾斜5055度放置,等效6070毫米,保险起见,再乘以1.5倍。
“战防炮指标要加一大截了,按弹道极限来看,最少要五公斤弹丸,七百米每秒的着速才能行。”一名火炮技术专家踌躇着说。
“啊这个指标搞出来的战防炮重量要一吨半了吧”
“对。”
商克注意到,身旁的粟继一下子皱起眉头——这意味着战术灵活性严重下降,须知当今流行的小口径反坦克炮普遍才三四百公斤,几个人就能推着转移阵地。
甲弹对抗的竞赛……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