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疑心难消,所图甚大(1/2)
第156章疑心难消,所图甚大
偏殿之中,太子府群臣本欲向太子殿下道喜,然而当他们的目光触及端坐在上的太子时,却见太子眉头紧蹙,沉默不语,也纷纷缄默其口,更不敢各自散去小憩。
送走了袁隗后,刘辩的心中却并没有太多喜悦,反而多了几分隐隐的不安,内心犹如被一层阴霾所笼罩。
人的第六感往往有着难以言喻的神奇之处,历史上诸多王侯将相在面临人生中的重大决断之时,并非全然如史书及后人口中所传颂的那般,仅仅依靠着缜密的分析、过人的气魄与胆识,便能轻而易举地做出正确决策。
有时,仅仅是心底那一丝若有若无的预感,便能在关键时刻促使他们踏上正确的道路。
当然,这类预感并非次次都能应验,可对于刘辩而言,但凡能引发他心中不安之感的事情,都值得他深入探查一番。
刘辩一手搭在凭几扶手上,另一只手轻抵着下颌,思虑良久,方才缓缓回过神来,这才惊觉众人竟还都端坐在原位,未曾挪动半分,温和地笑道:“众卿且自去歇息,午后孤将携新纳的家人子,会同母后前往北宫拜见父皇。众卿若有饮食需求,自去寻仲常即可。”
“臣等谢太子厚恩。”
太子府群臣俯身行了一礼,而后便三三两两朝着午休的宿舍方向各自散去。
待众人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视线中,刘辩的神色重新变得凝重起来。
略作深思后,刘辩提笔在一张蔡侯纸上书写着,而后令高望将之放在烛火下烘烤至墨迹干透,道:“阿望,晚膳之时,令中厨准备一顿晚膳送往贾文和府上,再将这封密信私下交予他,切记阅后即焚。”
如今贾诩明面上的官职仅仅是一个河南尹,然而朝中百官在见识过再度于大汉张开獠牙的绣衣使者后,也逐渐知晓了那位绣衣御史的真实身份。
随着贾诩的身份曝光,有些事做起来也没这么便捷顺畅了。
就比如今日,若袁隗前脚刚踏出殿门,刘辩后脚便急着召来贾诩,亦或是遣人去官署传命于贾诩,这便多少有些不体面了。
毕竟袁隗与袁基已然彻底放下身段投降,倘若他们当真是真心实意地归降,那么他这般举动难免会寒了一些人的心,也不免让人认为太子并无容人之心。
这种事怎么能公开呢
不过,倘若汝南袁氏自此能够本本分分地为他效力,刘辩亦会毫不吝啬地予以名望上的补偿和回报。
正如他先前对袁隗所承诺的那般,他会重用袁基,将汝南袁氏打造为忠诚典范,助力汝南袁氏在袁基这一代成就五世三公的伟业。
但自此以后,汝南袁氏也将成为他招降其他世家豪门的一杆大旗。
只是,刘辩依旧无法完全信任袁隗的投降,尽管到目前为止,他并未发现任何实质性的破绽,却也还是存在着一个难以解释却又不能算作疑点的疑点。
一切进展得似乎都太过顺利了,顺利得过了头。
而袁隗展现出的魄力也实在是太过惊人,汝南袁氏这棵巨树下究竟有多少乘荫的族人,而他们的手中掌握着多少土地、奴仆和钱粮,这一点恐怕就连袁隗这个汝南袁氏家主都算不清这笔账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