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荆襄易主(2/2)
董卓惊恐万分,连连后退三步,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护心镜后面藏匿的《始皇东巡图》残卷竟然会突然自燃起来!那图中原本绘制着荆襄水脉的朱砂标记,此刻却像是被一股神秘力量扭曲成了囚龙纹,散发出令人心悸的气息。
就在董卓惊愕不已的时候,更惊人的事情发生了——整座襄阳城突然剧烈地颤抖起来,仿佛大地在发出怒吼。紧接着,地面毫无征兆地塌陷了足足三尺之深!
而在这深不见底的地宫中,三百条青铜锁链如毒蛇般窜出,每一条锁链的链头都拴着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东西——竟然是诸葛亮质押在江东的七星灯盏!
“孔明的灯……你也配染指!”周瑜怒不可遏,他那染血的袍袖如狂风般翻卷,将手中早已残破不堪的焦尾琴残骸狠狠地掷向那诡异的灯阵。
琴木与灯油瞬间相遇,立刻熊熊燃烧起来,火舌顺着锁链如恶魔般逆流而上,眨眼间便将星纹铠胸甲烧出了蛛网般的裂痕。
与此同时,甘宁瞅准时机,手中的铁链如同闪电一般缠住了董卓的右腿。那铁链的链头早已浸透了剧毒的尸毒,此刻遇热蒸腾,化作一股绿色的毒雾,直扑董卓而去。
“这荆襄的瘴气,就该让董贼自己吞了!”甘宁咬牙切齿地吼道。
五更鼓响,晨曦微露,铜雀台在一片寂静中轰然倾塌,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孙权站在废墟之上,他的独臂高举着荆州牧的印绶,那印绶的印纽处原本缺失的玉角,此刻却与地宫的钥匙严丝合缝,仿佛是上天注定的一般。
董卓的星纹铠在铜雀台的倾塌中破碎不堪,如同残雪般散落一地。那曾经威风凛凛的赶山鞭也断成了九截,沉入了护城河底,再无踪迹。
周瑜的白袍早已被毒血浸透,但他却浑然不觉,只是望着城头新升起的“吴”字纛旗,嘴角露出一抹轻笑:“这荆襄易主的戏码,竟然已经演了两百年……”
而在骊山地宫的深处,浸泡在药液中的始皇剑突然发出一阵低沉的吟唱。那剑格上新裂开的纹路,竟然与襄阳城郭的轮廓惊人地相似。
大乔的玉琵琶宛如沉睡的美人,静静地横卧在残破的星纹铠上,那精致的琴身与铠甲的残片相互映衬,透露出一种凄美而神秘的氛围。
琴弦微微颤动,发出袅袅余音,仿佛是这地宫深处的地脉被这弦音所触动,引起一阵轻微的震颤。大乔的手指轻轻抚过琴弦,那弦音如泣如诉,似乎在诉说着这地宫中隐藏的秘密和无尽的哀伤。
她的声音轻柔而低沉,宛如耳语一般,却又在这寂静的地宫中清晰可闻:“阿妹,你说这地宫深处所锁住的,究竟是始皇……还是人心呢?”
小乔站在一旁,她的披帛如流云般飘动,仿佛与这地宫的氛围融为一体。那披帛的一端卷住了最后一缕紫芒,那紫芒在黑暗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是这地宫中最后的一丝生机。
小乔的目光落在那帛面上的朱雀上,那朱雀口中衔着半枚虎符,它的眼睛似笑非笑地看着这一切,仿佛对这地宫中的秘密了如指掌。
小乔轻声回答道:“能被锁住的,便不是真正的真龙了。”她的声音如同这地宫的微风一般,轻柔而飘忽,却又带着一丝让人难以捉摸的深意。
就在这时,城下水道中突然传来一阵异响,那声音起初还很微弱,渐渐地却变得越来越大,如同万马奔腾一般。
突然,三百具墨家机关鼋破浪而出,它们的龟甲上刻着的“汉”字已经被锈迹所侵蚀,而新凿的“吴”字在暮色中泛着血光,显得格外狰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