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上级巡视(2/2)
“不错!当自身力量不足时,就该暂时潜伏起来,等待能量够了,再拔剑攻击,一击致命!”甘兴帆为二人的做法喝彩,同时又分享起近日的感悟:“文将军先前说我没什么文化,便督促我这个大老粗看书。我看了之后,觉得书上有不少道理甚是有用。”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怪不得林同曦觉得甘兴帆说话的风格都有所变化,带了点文绉绉,原来是阅读带来的受益。
三人边吃边聊,愉快地度过了这个中午。
休息片刻后,三人便来到了瑞和镇衙门。
在陈云轩的安排下,众官差在衙门门口站成了整齐的两列。
甘兴帆一看,这些官差皆是很有精神,风貌比自己主政瑞和镇的时候好了不少。
虽说如此,他也注意到了多数官差皆为新面孔。
“甘县令驾到!全体官差向甘大人敬礼!”陈云轩下起命令,而后官差皆是将腿收了起来,踏出了一道整齐的靠腿声。
官差右手迅速抬起,五指并拢自然伸直,微接太阳穴。
甘兴帆看到这个动作,顿时觉得很有意思:“看起来挺精神的嘛!这是什么动作,我回去让我手下也学学。”
“回大人,这是同曦兄设计的动作,说是能增强官差的凝聚力,同时营造官差的良好形象。”陈云轩在一旁解释。
“不错,同曦,你把动作要点写下来,最好搭配图像,交给阿涛。”甘兴帆满意地点点头,随后进入衙门。
甘兴帆及其下属翻阅了一下瑞和镇的公文,不时笑了笑,而后接着翻阅起下一页。
最有亮点的莫过于林同曦设立的机构,合理地划分了镇上的蛋糕,还成功将乡绅等一众力量化为己用。
其中,安济坊、感化院、商会这三个机构更是突出,安济坊为弱势群体提供了栖息地,感化院能够解决未成年人犯罪的头疼问题,商会则是有利于发动商家自身管理市场。
如此一来,瑞和镇的不少问题都迎刃而解,为自身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甘兴帆还是发现了一个问题,那便是缺乏具体的镇民记载。
“同曦、辰轩,我问你们,镇上的住户、商户可否拿出具体数据?”甘兴帆将一本书籍合上,问起二人。
这个问题可谓是问到了瑞和镇的痛点上,要知道他们几个月前可是遭遇了流民潮和瘟疫。
外来人涌入,旧的人又病死。
一来二去,瑞和镇原有的人口数据显然不准确。
当然,这个问题在甘兴帆主政时期便已出现,但还没等对方解决,他便被调任光阳县县令。
“丁南景大人格外重视户籍问题,只怕这次也不例外。”
“在我主政光阳县时,他不时就会问起相关数字。”
“时间还剩下一个月,任务比较艰巨,还望你们能够想出办法,尽快查清楚。”
甘兴帆指出了瑞和镇的短板,而二人也是意识到了这其中的重要性,即可组织官差调查起瑞和镇现有居民。
次日,甘兴帆又被带去参观感化院等地,皆是获得了甘兴帆的赞赏。
虽说如此,甘兴帆总觉得缺了什么,像是忘了什么重要的事。
正当他走进安济坊时,他听到了一阵读书声。
“对了!学堂!”甘兴帆一拍大腿。
“同曦,辰轩,可知我之前为何想建学堂?”
“还请大人赐教。”陈云轩恭敬地开口。
甘兴帆稍作停顿,接着便道:“说来复杂,但总之和承天书院有关。
赤朝的教育事业并不算发达,就只有五大书院负责教授知识。
虽说如此,五大书院又只招有天赋的学子,这就将那些普通人拒之门外。
原本,五大书院承载着教化地方的使命,可随着时间的发展,五大书院反倒是背离了赤武帝设置五大书院的初心。
如今,想让五大书院改变方向也不太可能,他们已经形成了既得利益群体。
教化普通人这一任务,对他们来说毫无利益可言。
但身为地方负责人,丁南景是需要承担起这一责任的。
只可惜,他虽然发布了不少有关教育的命令,但不少都无疾而终,因为各个派别都在相互斗争,致使他的想法流产,化为虚无。
虽说如此,丁南景依旧重视教育,主张各地兴建学堂。
只可惜,这些学堂都只对贵族子弟开放,没有达到丁南景的目的。
听了甘兴帆的提点,二人也是明白了这一个月的重点方向。
一是调查好人口,二是兴建学堂。
丁南景一个月后的视察相当于一次考试,考好了,就有升官为县令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