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暗潮汹涌心叵测(上)(2/2)
.
天色渐渐的暗淡下来,咸阳城中一盏盏微暗的灯光,仿佛是大秦从战后复苏的点点希望。
另一边,淳于越的府邸。
淳于越坐在书房中,眉头紧锁,手中的茶杯冒着热气,却丝毫没能驱散他心中的忧虑。
今天的朝堂之上,他深知扶苏的决定虽兼顾各方,虽然分封爵位与田地。
但如此以来,朝廷上下仍由蒙恬、蒙毅、李风等人占主导地位,法家、兵家思想仍然是主流,儒家儒学难有出头之日。
“长此以往,我儒家该当如何呀?”他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无奈和焦虑。
这时,家丁前来禀报:“老爷,伏胜、叔孙通、周昌、卢敖等几位博士,正在府门外等候求见。”
淳于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连忙说道:“快请他们进来。”
不一会儿,几位博士鱼贯而入。
几人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似乎也背负着儒家的未来。
淳于越站起身来,迎上前去,与众人一一握手。大家寒暄一番后,纷纷落座。
淳于越目光扫视在场众人,一脸忧虑地说道:“今日朝堂上扶苏殿下的决定,诸位也都看到了,儒家恐难有出头之日,不知各位可有良策?”
伏胜摸着胡须,沉思片刻道:“如今蒙氏兄弟、李风等人在朝堂势力颇大,我儒家想要崛起,需另寻他法。不如我们广收门徒,传播儒家思想,待时机成熟,再图进取。”
叔孙通也点头附和:“此计可行,我等还可着书立说,宣扬儒家的治国理念,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学说。”
周昌皱着眉头道:“可如今朝廷推行郡县制,对我等儒家的主张多有抵触,这该如何是好?”
卢敖神秘一笑:“我等可从民间入手,兴办民学,先赢得百姓的支持,再慢慢影响朝堂。”
众人听后,皆觉得此计甚妙,纷纷表示赞同。
几人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希望的光芒,仿佛看到了儒家崛起的曙光。
淳于越目光缓缓地从众人脸上扫过,他那颗因忧虑而沉重的心,似乎在他们的目光中找到了一些慰藉,心情略有舒缓。
他深吸了一口气,终于开口说道:“诸位,不管前路如何艰难,我决心在明日的朝堂之上,再次向殿下劝诫,尽我所能。”
话音刚落,周围的人们纷纷站起身来,眼神中充满了敬意,齐声喊道:“大人此行,真是高风亮节!”
随后,几人围坐在一起,开始细致地商讨起明日朝堂上的策略。
淳于越坐在首位,手中的笔在纸上飞舞,记录下每一个可行的方案。
周围的人则纷纷低声议论着,不时有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场面显得十分热烈。
然而,他们或许并不知道,蒙毅等人所排斥的,并非是儒学的仁政思想。
而是他们这些整天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却从未真正理解其精髓的儒学博士。
他们这些人,对于五谷六畜的了解几乎为零,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却妄图凭借一张巧嘴,就能治理好这纷繁复杂的天下。
这种想法,真是滑稽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