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明要立宪(1/2)
张弘斌突然发现难怪那些帝王都喜欢先统一华夏再慢慢治理政治
唯有想他这样一边治理一边扩张的人才知道其中辛苦尤其是从无到有的建设
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势必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哪一个环节处理不好又会引发新的问題一个新的问題又会出现许许多多新生的事物进而引发更多的连锁反应……这就如同一个无限增殖的循环让人烦不胜烦
就算他已经宣布立宪走的是华夏特色的君主立宪制度但许许多多的新政策他必须要过问因为这个时代人的视角太窄了他们看不到更远的未來而放眼天下暂时只有自己可以做到
朱存媛或许也可以但她正在研究更强大的火药至少正在研究如何让火药量产化的办法
如今的火药产量还是太糟糕了
事情处理多了就沒什么心思去放眼战争了那些‘穷乡僻野’在大明人的眼里或许还不错但已经入不得他的法眼最重要的是一个新的地盘意味着一份新的责任沒看见崇祯三省之地就忙得手忙脚乱的自己刚刚打下云南和缅甸要处理的事情都算是多的要死最近几天还要忙着海军的事情更是让他感觉忙不过來
对外作战军部的人感兴趣因为他们的责任就是这个但涉及战争补给、战后修复工作国会的人一致不同意实际上这段时间他们也忙坏了
第一条铁路开通这的确是好事但同时也使得长安到京城的人流量提升了数倍很多人有共和国的百姓也有外地的百姓他们都想要看看这钢铁怪兽是如何在五个小时的时间里就可以从长安去到咸阳的
很多商人在体验过一次之后立刻双眼发亮询问这车子能不能载货得知可以之后就打算租赁几节车厢装货
只会很无奈如今的车厢用來搭人都有问題哪里还能够载货这可不是多加几节车厢就可以的问題蒸汽机的威力小不够力气带动那么多的车厢或者就算拖动了也是龟速那还不如不用
百姓需要更多的铁路铁路部需要更多的铁轨钢厂需要更多的铁矿和煤还有工人采矿场需要更多的炸药和更多的工人爆炸物管理局需要更多的原材料……
这就是一个无解的循环但可以肯定的有一样东西最缺那就是工人
是的这完全是进入了工业时代的节奏如今华夏人民共和国缺人太缺人了
前两天郑芝虎又带來了一批一千人的黑奴甚至还有三千人的南洋汉人奴隶但依然沒办法填补这个缺口
铁路的出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商会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的频繁货物的情报随着铁路的运输來到了各地然后又是一连串的商业行为生意好做了生产规模就必须要增加生产规模增加了原材料就要增加
简单來说就是百姓生产经济作物的必然性被提高实际上西北也的确更适合种植经济作物而不是食物
于是新的规划必须要进行有了三种杂粮以及更好的耕种工具使得陕西和山西的农作物产量就足够供应整个帝国所需这还是受灾的情况下如今四川和云南被打下两地的雨水更足出产更多两地的产量完全足够全国粮食开销更别说还有缅甸行省
在这个基础上陕西和山西就不需要种植食物也沒有关系国会经过讨论之后决定重新规划两地的农业构成说穿了就是粮食部分的比率下降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原因很简单作坊需要的原材料有太大的缺口
崇祯要哭了当他知道共和国先是建设了一条铁路本以为是类似京杭大运河之类的昏君之举谁知道张弘斌居然开发出了不需要马就能够跑的车子而且听说速度比马还快只需要加水加煤就能够不知疲惫的日夜往返
身为一个帝王尤其已经主政几年各地的情况都欣欣向荣的帝王來说他自然知道铁路的价值
奈何自己沒办法制造出來只能干瞪眼
随后他听说共和国各地的作坊又增加了许多而且出品率也提高了许多大量的商品不仅仅是在共和国里面出售更直接出售到了共和国外甚至他们大明也在倾销之列
何谓倾销就是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大量抛售土布的质量和价格在这些工坊作品面前直接完爆直接导致大明的土布根本沒有任何市场不否认这些商人也交税而且交上來的税收不少但相比之下让那么多的百姓失去了土布这个经济來源进而破产沦为佃户作为统治者其能够这样饮鸩止渴
要禁止吗崇祯也在怀疑但黎落的意思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把大明引向工业化的道路伪朝已经开始工业化而且发展迅速大明继续守着传统的农耕经济和小资本经济的话下场只能是被伪朝吞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