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盛京将沦陷(1/2)
第二天随着天色开始蒙蒙发亮两封战报也來到了卢象昇和孙传庭的面前
这是另外两支部队的战报他们也打开了关隘并将其夺下但奈何他们的战损似乎比自己这里要重得多
看完了战报卢象昇甚至不由自主的看了看下首处等待命令的诸将当他看到阎应元和金声之后眼神里面多出了一些别样的情绪说來也是若非两人当机立断而且也多亏了阎应元的强悍战斗力否则只怕就算关隘打下來损伤也不会比其他两个战线要低多少
都说如今进入了热武器时代个人的勇武已经沒什么用处了实际上按照卢象昇的理解其实如今还是在冷兵器和热武器的交替过度时代冷兵器未必沒有实用的地方热武器的威力也还沒有发展到极致所以一名骁勇善战的将领依然是军队赖以致胜的关键之一
不过这种猜测也只限于大明几个相邻的地方势力至于那个最大也最凶悍的邻居这个猜测是否也说得过去卢象昇也不敢肯定毕竟共和国的火器太先进太可怕了
顺便清点了一下缴获得到的结果却是让卢象昇和孙传庭有点意外
满清的火铳完全具备了大明最先进火铳的基本特点甚至还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局部改造虽然不是什么大工程但这些小变动使得火铳更顺手填充更方便射程和射速也多少得到了提高可以说就先进性而言满清的火铳居然比大明的还要先进一些
至于火炮就更不用说了火炮也是在大明最先进科技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化的改造比起火铳变化要小但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大明的火炮可以射一次的情况下满清的火炮居然可以发射两次
到底是什么让满清居然有了那么先进的科技卢象昇和孙传庭互相对视一眼心中都是拔凉拔凉的
一个被认为比他们落后千万倍的蛮夷部落居然有了比大明还要先进的科技这自然让他们有些接受不了一开始或许以为是共和国提供的技术但转念一想又不对共和国对蛮夷那是处于一种不支持但也不直接反对的位置只要对方不和自己作对那么就能够维持中立态度但说到刻意资助某个蛮夷势力的话那也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实际上他们却不知道问題还是出现在他们大明的身上
满清在华夏依然有不少的间谍只是藏得更深更加的隐秘所以就算是锦衣卫也查不出來最重要的是这些间谍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把大明最先进的火器技术给偷出來送到满清手中之前因为大明的旧势力沒有根除所以贪污腐败的情况无法遏制只要有钱这些间谍还是很幸运买通了主管官员得到了这些图纸
得到图纸甚至得到了颗粒火药的配方之后交给倭国俘虏的火器工匠进行仿造甚至改进由于倭国阶级下层的那些工匠们沒有收到儒家思想影响再加上地方大名们也希望有更好的武器为此甚至可以给出赏格甚至赐予武士身份故而倭国的工匠都是拼了命的研发火器如今有了大明的先进火器图纸他们很快就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了改良
经过几个月的研究不仅顺利改良了火铳和火炮而且还发明了铁模铸炮的技术使得满清可以非常快速的制造出大量的火炮如今唯一能够阻止满清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他们的铁矿补给问題这玩意不仅辽东缺乏蒙古缺乏朝鲜和倭国同样缺乏就算他们想尽办法弄到了不少的火药沒有足够的钢铁铸造火铳和火炮也是一大致命伤
但话又说回來若是满清武装了大量的火器那么在弹药炮弹不缺乏的情况下只怕大明此番北上真的是凶多吉少结果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满清在战场上就陷入了被动
说到底到了热武器战争的时代国家的资源财富底蕴就显得更加的重要起來满清比不上现阶段的大明就算他们占据了那么多的地盘其结果还是沒办法和大明相比这才是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
三支部队在第二天下午两点开始启程在第二天抵达了汇合点
三师汇合结果发现三万人变成了二万四千多只为了攻下满清的三处关隘这代价是不是大了一些谁也说不准毕竟往后基本上都是一片坦途几乎沒什么重要的是关隘可受满清的都城沈阳就在明军的打击范围内
然而要说完全沒有屏障那也是说笑的或许这几乎沒怎么开发过的东北森林和荒山野岭就是满清最后的屏障唯一的问題就是他们到底会不会利用这最后的屏障
很可惜满清不会他们此刻也沒有更多的部队
今年他们也有战斗计划那就是把朝鲜半岛全部打下來大军都已经出发了而且随着满清在倭国的战果越來越大满清又投入了一批部队在倭国故而本土防御反而有点下降
只是看着那么多的火炮可以用來防御而且炮弹子弹也不缺乏故而留下五千人驻守本土以为这就沒事了说到底前线几个重要的关隘不是还有上万民士卒在镇守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