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顺国吞吴国(2/2)
马守应沒有回答但是他的样子已经出卖了他
“很简单的只需要配合我们把边关拿下來那么您至少可以成为福建总督主管福建的军务若是您可以配合我们夺下南直隶那么在我大顺进行大规模整改之后您将成为军部部长主管天下兵事与陛下平起平坐”宋献策给出了自己的筹码
“听起來却是挺诱人的但你家的皇帝就愿意别人和他分权”马守应讽刺道
“阁下应该知道大明也好共和国也好都采用新型的政体通过这种改革他们不仅沒有丧失对兵权的掌控甚至更有效的控制了兵权最重要的是在这种政体的推动下两者的实力也在不断的进步我们陛下不是因循守旧之人既然是好东西他沒有理由不拿來用故而在拿下南直隶之后我们也会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宋献策笑道
“可照你那么说我岂非成了光杆司令就算得到了那什么军部部长的职位对我有什么好处”马守应不干了
“第一就是封爵您将被封为开国侯这在我们的势力里也是第一无二的存在倍享尊荣;第二我们组建的商会您将免费获得15的利润别小看数量少要知道我们的商会每年都会有数十万两的收入;第三军部部长您将处于军事的最高位全国的军队都是您的部下您也可以直接以这个身份加入到国会的讨论之中;第四您根本不必担心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想想吧比如那想要把你处之而后快的大明比起联合起來把你赶走的大魏和大西比起你不屑或者也看不起你的共和国我大顺是你最佳的助力也是你后半身最佳的依靠”宋献策给出了条件
“为什么不是一方镇守或者裂土封王”马守应试着问了句
“封王什么的已经不再是主流或许可以封为公爵但封王却是再也不可能会有的你环视一下四周哪怕是张献忠那厮不也沒有把自己的几个义子封为王吗再看看共和国几个兄弟儿子沒有一个封王的又或者我们大顺封王者也是从來沒有这是一个时代的趋势谁也改变不了再说舒舒服服的享受无上权力以及担惊受怕的为了自保而浑浑噩噩过一辈子不知道您更喜欢哪个就算到时候我们封你为南京王到时候的你环顾四周难道就沒有一点危机感一点寂寞感”宋献策似乎是吃定了马守应
马守应不语实际上他也知道当今世界上封王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又如同宋献策所言就算自己封为什么南京王或者别的什么王有了绝对的军事政治能力但到了那个高度还有谁能够接受他继续封王那为什么本土那些为他们打江山的老将就沒有封王的若是不封王谁能保证他的忠诚
几乎不需要考虑都知道这年头所谓的封王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败笔
其实进一步说在马守应的心里这些年颠沛流离他也有点累了若是真的可以舒舒服服过后半辈子而且不需要担心被人秋后算账的话那么宋献策的提议也未必不能够接受
剩下的无非是讨价还价的问題谁都知道宋献策给出的条件未必是最终的条件
双方就这样讨论了半天从一开始的针锋相对到后面的和和气气到最后就是称兄道弟显然是达成了协议
就这样马守应潜伏在了大吴国小心翼翼的往上爬终于在讨伐魏国结束之后他被调了回去因为表现出色而且这两年给上面‘进贡’得也多终于成为了第一道防线的守将官职也从参将变成了总兵好歹也算是一方重将
在这样的环境下马守应反了带着新招募并且已经训练成军的五万大军凭借着这些年小心翼翼探听到了各地守备情况顺利的带着大顺军一路北上几乎是沒有给大魏和大明一点反应的余地就把主要地盘都给占了过去最后更是配合大顺一起夺下了南京城
大顺朝第一时间宣布改革凭借着这几年的积攒培养出了一批合格的公务员以他们为主召开第二次公务员开始并且大刀阔斧的学明和共和国进行政治和军事改革
马守应如同李自成答应他的成为了军部部长看似明升实降实则权力依然还是有的而且还得到了25的商会股权成为了第二大股东不说甚至还让自己的儿子和李自成的女儿订了亲
至于大顺为什么改革或许他也意识到了如今再不改革就要挨打的局面眼看大西被共和国所灭大魏也打得艰难无比甚至战后还立刻进行了改革他也意识到自己再不改革只怕就要被大魏或者大明给吞并更别说南边的海南岛以及东边的台湾岛此刻还是共和国的地盘他们若是登陆作战呢
大顺不得不改革李自成也不得不放弃一部分的权力
新的大顺朝廷最终是建立了首都定在了南京城这个昔日的南方都城多个朝代的国都
改革热火朝天的进行但是他还是忽略了一件事情他改革得太晚了
大明似乎已经把下一个目标放在了新生的大顺朝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