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1362大宁(2/2)
何况,蓟镇官军出动,想来黄台吉未必会想到。否则,他也断然不会对辽西走廊生出心思来。”
黄主事似乎把黄台吉心理活动揣摩的很透彻,敢对辽西走廊打主意,说明这个人比较刚愎,只要他自认为不会出现蓟镇明军,那肯定就不会考虑该有的准备。
魏广德思考半晌,一旦黄台吉招来帮手,蓟镇大军最多两天时间就会出现在他们背后。
这个时间,似乎也完全足够戚继光部正面击溃蒙古鞑子,再有背后明军出现,此战也就定了。
只不过,想到黄台吉,魏广德忽然莫名的想到戚继光,他统帅的辽东明军能否正面击败这伙人鞑子。
之前,魏广德是从未考虑过戚继光战力的,因为似乎穿越人士对戚继光都是充满莫名敬意,绝对没人质疑他作战能力。
“戚元敬调动了多少辽东兵马”
魏广德看向谭纶,问道。
“全部新兵营,不仅有车步马营,还有两个辎营,合计万五千人,还有辽东李成梁留下的两营骑兵,六千余骑,再有卫所精锐约两万人,合计四万。
辽西走廊尚有兵马万余可随时投入作战,共有明军五万余。”
谭纶对戚继光调动的兵力倒是很清楚,辽西走廊的重要性自不必说,戚继光也不会轻敌冒进。
实际上,戚继光作战就从未轻视过对手,都会最大程度调动兵马,颇有些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味道。
“辽东其他地方兵马只留下不到两万人”
魏广德低声嘀咕道。
辽东不含辽西走廊,官军员额是八万余人,但实际上李成梁那时就只有五万余人。
这次调走近三万兵马,辽东可不就之剩下两万人马了。
“广宁前屯卫能否调出人马支援宁远”
魏广德忽然问道。
后世所说的广宁,一般是指此时的北镇,也就是广宁卫所在。
北镇位于锦州北面,附近驻扎了广宁中、左、右三卫,在西面还有广宁后屯卫。
而大家熟悉的锦州,驻守的是广宁左、右屯卫。
而魏广德口中的广宁前屯卫,则是驻守在山海关以北的三山堡周围,再往北就是宁远卫,再往北就是锦州。
实际上,整个辽西走廊驻守的明军,主要就是广宁卫和宁远卫。
听到魏广德问起前屯卫能出动的兵马,谭纶就猜到这是魏广德在尽可能为戚继光增加支援。
兵马到了宁远,实际上就是支援到了锦西战场。
“应该不多,最多能凑出千余人。
前屯卫治下大小军堡好几十个,从八里堡到三河驿都在其保护下,很难抽调多少人马北上。”
只片刻,谭纶就做出判断。
前屯卫虽然满编,但实际上分散驻守多地,根本调不出人马来。
“善贷,戚元敬可自成名后可从未打过败仗。”
这时,谭纶身子靠向魏广德,轻声说了句。
他看出来了,魏广德此时对戚继光那里有些担心,所以才会想到增调兵马过去。
“辽西走廊有多重要,子理兄自然知道,绝对不容有失。”
魏广德只提醒一句,既然谭纶有信心,魏广德也不再多说,调转话题问道:“马芳部联系到没有”
“暂时没有找到,不过已经加密文书已经送到永宁,沿途边堡都把哨骑撒出去了,想来很快会有消息。”
谭纶也在关注这支长城外的明军,于是小声说道。
“一旦找到,就让他们按计划,沿长城西进。”
魏广德吩咐道。
“善贷,朝廷是否真下定决心北扩”
这时候,谭纶忽然更小声的问道。
“何意”
魏广德不解,马上问道。
“这两日我反复看了舆图,发现早在永乐时期放弃的一地,似乎对京师北方防御极为重要,现今若能恢复,则京师北方无忧。”
谭纶小声道,“只是要恢复此地,若是没有足够钱粮,怕早晚还得再失。”
“哪里”
听到北京的北方屏障,魏广德顿时来了兴趣,急忙追问道。
“大宁。”
谭纶回道。
大宁乃辽中京故址,也叫做大明城或大名城。
元代在此设立大宁路,明初改为大宁府,是大宁都司的治所。
大宁都指挥使司,简称大宁都司,明朝在今河北北部、内蒙古东南部地区设立的军政机构。
明太祖洪武二十年设置大宁都司,治所在大宁卫,管辖今河北长城以北,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等地,第二年改为北平行都司。
永乐元年恢复大宁都司,改治保定府,后来所领卫所有的废除,有的迁移到长城以南。
大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极大,其西面是七老图山,东面为努鲁虎儿山,西辽河南源老哈河从南面流过。
大宁北控辽河上游,东控大凌河流域,西与宣府相连,南靠燕山长城,战略地位相当重要。
大宁所在的辽河上游,属于半干旱气候,宜农宜牧,历史上草原民族南下,中原移民北上往往交汇于此,从而形成一个混合的经济带或文化区。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这里都是南下草原部落和中原王朝争夺的焦点。
这里,曾经是宁王封地,不过在靖难之后宁王内迁,而大宁很快也被放弃。
至于朱棣放弃大宁的原因众说纷纭,后世较多认为是酬功,让出此地给朵颜三卫牧马。
但大宁战略位置特殊,不仅是北京的北部屏障,也是辽西走廊的西部屏障,故而朱棣从始至终都不准三卫驻防此地,留下一个统治的真空区域。
也就是允许三卫在此游动牧羊,但不准常驻该地,也是防止他们成为京师的祸患。
不过,对于朝廷高官来说,酬功三卫肯定是不存在的,朱棣又不是没狠狠杀过他们。
所以,放弃大宁最大的可能还是因为大明一贯的想法,统治成本过高,收益比不上耗费就可以考虑放弃。
此时谭纶点出大宁,其实也是在试探魏广德的态度。
若是真能恢复大明对大宁的统治,京师和辽西走廊就更安全,毕竟多一道保障。
只不过,这就需要朝廷消耗更多的钱粮。
但从兵部尚书的角度,他认为有必要提起此事。
马芳部从宣府东进,似乎正是恢复大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