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大多数信息化项目失败的原因(1/2)
为什么很多信息化项目会失败,主要原因不是技术,而是做这个项目的出发点是帮助别人,还是整人,这就决定一个项目会否失败。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而现实的问题。在信息化建设浪潮中,无论是什么机构信息化项目(比如ERp系统、oA系统、大数据平台等)的成败并不仅仅取决于技术层面的先进性或实施方法的专业性,往往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这个项目的“出发点”——也可以说是“动机”和“立场”。
?
一、信息化项目失败的表象原因
首先我们可以简要归纳一些常见的“表象”失败原因,这些是技术圈、项目管理圈常谈的内容:
1.\t需求不明确:项目启动时没有搞清楚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
2.\t缺乏业务参与:一线业务部门缺乏参与感,导致系统脱离实际应用。
3.\t变更频繁:需求和策略经常变化,导致项目方向反复调整。
4.\t项目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项目管理机制,导致时间超期、成本失控。
5.\t技术选型不当:盲目追求新技术,忽视兼容性、落地性和用户友好性。
6.\t培训和推广不足:系统上线后没人会用,或者用户抵触使用。
这些原因虽然具体,但其实大多是“表层症状”,背后往往藏着一个更深层的问题:项目是“真做事”还是“做样子”甚至“做权力斗争”?
?
二、信息化项目的“出发点”:是帮助人,还是整人?
这是你提出的核心观点,也可以说是问题的本质。如果把这个问题剖析开来,可以从几个角度理解:
1.“帮助别人”:需求驱动、业务导向、用户中心
如果项目的出发点是为了帮助业务人员更高效地工作、帮助组织提升决策质量、帮助客户获得更好服务,那么这个项目很有可能:
?\t从一开始就会重视调研和沟通,确保系统是“为人所用”的。
?\t项目团队与业务部门之间是协作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
?\t预算安排合理,进度有弹性,技术选型务实。
?\t用户在系统上线后愿意学习使用,因为系统确实带来了便利。
这种项目通常是“实事求是”的,从真实需求出发,不会搞形式主义,也不容易“烂尾”。
2.“整人”:权力斗争、管理控制、强制改造
如果项目的出发点是为了控制人、管人、查人、卡人、整人,则项目很容易失败。常见的表现包括:
?\t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打卡、监管、考核、惩罚”,而不是辅助工作。
?\t领导拍板、流程封闭、基层意见无从表达。
?\t项目实施中不关心用户体验,只关心“能不能查数据”、“能不能定指标”。
?\t系统上线后成为压迫感的来源,用户怨声载道,能不用就不用。
?\t很多看似“为你好”的系统,实际上是为了“让上级更好管理你”。
这类项目常常是某些权力意志的产物,看起来高大上,实则脱离实际。一旦政治风向一变,系统就被搁置、废弃。
?
三、项目“出发点”为什么会异化?
一个信息化项目之所以会走向“整人”导向,背后往往与以下几个制度性或文化性因素有关:
1.“技术官僚”的思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