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想出路(2/2)
而且,花蕾也想好了,如果到时自己能力不足的话,就拉梁相宜和周子仁的舅舅合作。
他们的路子并不比自己少,到时,两个村出产的竹制衍生品用具,有几个船队商队往各个地方带的话,应该是有销路的。
原本还在羡慕嫉妒眼红的两个村长,拿着花蕾的定金,和几个订单,欢欢喜喜的回去了。
当务之急,是去挑选合适的毛竹,给花大人送过来。接着,是发动几个手艺好的篾匠,先制作一些竹箩筐,竹畚箕的样品出来,务必做到尽善尽美,争取拿下工部的订单。
等有了冬笋后,再送花大人的百味楼,这又是一笔收入。到时自家还可以按照花大人给的方法,制作酸笋和笋干。
花大人说过了,只要质量好没问题,什么都收,真是太好了。对了,要关照村里的人,做酸笋笋干还没经验时,先售卖新鲜冬笋吧。
卖了毛竹,卖冬笋,卖了冬笋,卖毛笋。卖了毛笋,再制作竹席,花大人也收。这样一圈算下来,每旬都能收到现银啊!太好了,花大人真的是一个又聪慧又仁善的大好人。
等有了足够的银子,就可以加固一下自家的房屋顶了,也可以吃一顿肉打打牙祭了,还可以给孩子做件御寒的棉袄了。
两个村长的心里是火辣辣的,恨不得分分钟就砍倒一大片竹林。不过,花大人提醒他们了,
靠山吃山确实没错,但是,也要注意分寸,竹林的保养和后续的问题,不能放松,也不能滥砍滥伐。
花大人的话,肯定没错。他们可都听见了,所以也一定会照着执行。花蕾目送着两位村长离去,重新翻开了地域志。
现在漠北县剩下的,还有一个北河村还没有着落,看地域志上,地方比较偏,村子不靠山,只有一条比较大的河道。
不过村里有很多的小河沟和池塘,零零散散的散落其中,所以整个村的占地面积很大。
村里的河沟边,池塘里生长着很多的芦苇,一大片一大片的。听说村里的百姓,房屋顶都是用芦苇和着泥土修盖的,家里的被子也都是芦花被。
微微思索了一下,提笔写了一封信,让紫颜尽快的送了出去。她的信是写给裴老侯爷的,不过,是让他转交给桂祭酒大人的。
前面小远到漠北时,桂祭酒并没有来。花蕾听小远说过,说国子监要在漠北开设学堂,虽然明面上,事情还没有开始,但是,按照花蕾的猜想,此事应该在走流程了。
而且,花蕾还觉得,科举坊刻用书现在虽然还没运送过来,但是,等到新州府建造完毕,所有人员配备齐全的时候,科举坊刻用书肯定会运送过来。
那如果在这里开一个造纸坊的话,应该也有市场。不知道,要不要把自家的书肆也复刻一个过来,花蕾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