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驰援长安(2/2)
旗帜猎猎,直指长安。
铁蹄叩击着大地,发出沉闷而持续的轰鸣。
大军西行的队列,如同一条蜿蜒的黑色巨龙,在关陇的山道间急速穿行。
尘土被无数马蹄和脚步扬起,遮蔽了半边天空,仿佛一层黄色的幔帐,笼罩着这支刚刚经历了血战、正奔赴下一场生死较量的军队。
叶明端坐于战马之上,身躯随着马匹的节奏微微起伏。
冰冷的甲胄紧贴着身体,带来一种坚实而肃杀的触感。
风声从耳畔呼啸而过,卷走了街亭残留的血腥,却带来了更加凛冽的寒意。
他的感官异常敏锐,捕捉着周围的一切。
士兵们沉稳的呼吸,兵甲碰撞的细碎声响,远处山峦沉默的轮廓。
一切都指向一个方向——西方。
长安。
那座雄城,此刻在他的想象中,应该已经感受到了来自诸葛亮主力大军的沉重压力。
街亭一战,虽说是大胜,但叶明清楚,那不过是前哨战。
斩断了马谡、王平,固然削弱了蜀军的侧翼,封闭了其东进的便捷通道,但诸葛亮亲率的主力,才是真正决定这场国运之战胜负的关键。
他需要尽快赶回长安,利用街亭胜利争取到的时间差,巩固防线,与诸葛亮进行最后的决战。
斥候被不断派出,又不断带着零碎的消息返回。
“前方五十里,未见蜀军踪迹。”
“左翼山谷探明,无埋伏。”
“右翼高地安全。”
消息汇集到叶明这里,都在印证着他的判断——诸葛亮的主力,尚未完全展开对长安的围攻,或者说,其主力推进的速度,比预想中要慢一些。
这让他略微安心。
时间,现在是最宝贵的资源。
只要能在诸葛亮完成对长安的合围之前赶到,凭借长安坚城,以及自己这支刚刚经历大战洗礼、士气正盛的精锐,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他抬手,示意传令官上前。
“传令各部,加快行军速度,前军变后队,轮换休息,人歇马不歇!”
“诺!”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整个行军队列的节奏再次加快了几分。
疲惫被强行压制,所有人的意志都拧成了一股绳,朝着长安的方向奋力前行。
然而,叶明不知道的是。
此刻的长安城,早已不是他想象中的“承受压力”,而是真正陷入了水深火热的危局。
……
长安,西门。
喊杀声震天动地,几乎要将城楼上的砖石都震落下来。
城墙上下,箭矢如蝗,密不透风。
滚木礌石不断从城头倾泻而下,伴随着凄厉的惨叫和骨骼碎裂的闷响。
城下,黑压压的蜀军士兵如同潮水般,一波接一波地冲击着城墙。
尤其是在西门段,攻势最为猛烈。
一面“魏”字大旗,在漫天烟火和箭雨中格外醒目。
旗下,一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将领,正亲自挥舞着战刀,督促着士兵奋勇向前。
正是蜀汉大将,魏延。
他奉诸葛亮之命,率领五千精兵,猛攻长安西门。
这些士兵,都是跟随他多年的百战老卒,作战悍不畏死。
巨大的撞车一下又一下地撞击着本就伤痕累累的城门,发出令人牙酸的巨响。
城门内,无数汉军士兵用身体、用木桩死死顶住。
每一次撞击,都让他们的身体剧烈震颤,口鼻溢血。
城墙垛口处,争夺尤为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