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惊天大案(2/2)
前面说过,今天王晋武来就是打酱油的,跟着诸人凑个数罢了。另外他还有看热闹的嫌疑,反正皇帝在这件事上出手了,那么接下来收尾的工作肯定是内阁和朝廷各部尤其是三法司来负责,他在内阁中排名第三,不前不后的位置没必要出头,安心在一旁瞧着就是了。
“这怎么可能!”王命璿看完这些册子后惊呼一声,脸色变得尤其难看。
其他诸人也是面面相觑,一时间难以想象这些册子中的内容是真的,因为里面所说的这些实在是让人太过惊愕了。
“这些是昨日朕让内廷整理的实证,你们也看看吧,不过这是内廷的事,所牵连的宫人朕已处置了,但王承恩和几个首要人物朕还留着,如你们不信可以去见上一见,听听他们说些什么。”朱慎锥又丢出几本册子给他们,让他们看其中内容。
众人接过后连忙细看,等看完后更没话了,一个个你瞧瞧我,我瞧瞧你,神色满是震惊。
“此事触目惊心啊!”朱慎锥起身,在殿中慢慢笃步道:“朕自监国后,自认对大明尽心尽力,为我大明这些年勤于国事,日夜操劳,这才有如今大明中兴气象。”
“平定内患,解决流寇,外御建奴,朕之武功虽不能同太祖太宗比,但也算得上对得起我大明列祖列宗,下对得起黎民百姓了。朕登基之后,更是战战兢兢,为国操劳,除弊革新,富强国家。无论是朝中百官还是大明勋贵,朕自认一向善待,更做了不少实事。可偏偏有些人却认为朕之皇位来之不正,心念前朝,意图行复辟之举,甚至还勾结内廷,行不轨之事,挑唆言官起弹劾重臣行径,意图扰乱我大明朝政,如此狼子野心,朕岂能容之?”
“尔等说说,对付这样的人,朕动用厂卫有何不可?太祖设大明律,律法中有十恶重罪,其中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均为前者,如此大罪,难不成朕还先召开朝会,通报三法司再处之么?假如这样的话,大明威严何在?天子威严又何在?朕以雷霆手段行之,有何不可?”
温体仁再不迟疑,当朱慎锥话音刚落,他起身就朝着皇帝大礼跪下,声音中带着哽咽道:“臣身为首辅居然对此事失察,此乃臣之过!陛下继位后,我大明中兴日渐,却没想朝中居然有如此狼子野心之人,意图谋反,实是令人匪夷所思,陛下以雷霆手段处置,臣非但没有异议,臣更赞同陛下所为,臣为首辅当为陛下,为我大明解忧,臣建议对此案严厉处置才是,这些乱臣贼子一个都不能放过,当诛!当诛啊!”
“混蛋!难不成你温体仁为了讨好皇帝要掀起天字号的大案不成?”温体仁这番话让在场中有的人赞同,但也有人表示反对,心中不由得暗骂起来。
这件事的确不小,在历朝历代谋反罪名是最大的,而且如果不是因为皇帝提前一步得知消息,并行事果断动用厂卫,说不定再过几日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但就算这样,在有些人看来这件事也不便牵扯过大,如果按照温体仁的建议那么所有牵连之人没有一个好下场,到时候人头滚滚是必然的,而一旦杀了这么多人,其影响更是巨大。
一时间有些人不由得想到了开国时期朱元璋手中的几件大案。无论是胡惟庸案还是李善长案又或者后来的蓝玉案,哪件案子不是牵连甚广杀了个血流成河的?一旦朱慎锥也这么干了,那么不知有多少人会死在屠刀之下,虽然其中有些人有取死之道,可毕竟还有不少人仅仅只是牵连而已,全部杀了未免太过。
当即,张瑞图等人站了出来,表示这件案子重大,现在既然厂卫已经把人给抓获了,那么接下来应该由三法司介入才对,对于此案细细审查,绝对不放过一个大逆不道之人,但也不能冤枉一个好人,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杀人可以,但不能牵连,能少杀就少杀,不杀更好,绝对不能把此案弄成开国时的那种大案,要不容易动摇国本。
对于这些人的态度和看法朱慎锥心知肚明,他明白他们的想法,可却不认可他们的建议。要知道牵连中的这些人中不仅有官员还有勋贵,此外还包括其他一些群体,这些群体既然敢做这样的事,那么就要承担事败的严重后果。
哪怕这些人中有不少亲朋好友或者故交,朱慎锥不直接牵连就算不错了,至于网开一面根本不用想,自从发动一刻起朱慎锥就有了考虑,这些人必须狠狠处置,绝不放过,他要以铁血来震慑天下,再用这个机会对大明政局进行洗盘,彻底扭转之前大明的政治格局,以杜绝类似的事往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