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扶桑(2/2)
按照朱慎锥的说法,这些人应该是当年从中国前往新大陆,也就是扶桑的。由于当时中原战乱的缘故,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在当年生活在中原的一群人向北迁移,为了躲避战火,他们最终抵达了亚洲大陆最东北的位置,也就是亚泥俺峡(白令海峡)。
由于亚泥俺峡离着新大陆极近,两者之间最短处仅仅只有七十里而已,而且位于北方严寒地带,当气温下降海峡结冰的时候,人们可以轻易从海面上通过,由亚洲步行抵达新大陆的西北端,然后继续南下,最终在新大陆生存蔓延。
这个说法虽然离奇,可从后世的基因检测可以证明,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身上的确带有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种的基因,由此可以推论印第安人祖先的确来自于亚洲(中国),但因为时间太过长久,他们渐渐忘记了自己的来源,而中国也淡忘了那些前往新大陆的同胞,除了《山海经》和《梁书》中所记载的一些只言片语外,很少有人再知晓了。
对于这些人究竟抵达新大陆的具体时间已无法判断了,也许是商朝灭亡时的殷人后裔,或许是更久之前的中国人,甚至还可能是炎黄二帝和蚩尤大战时逃亡北方的那些人的后裔。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人无论从样貌或者有些生活习俗包括文字方面来看,都和中国有着很深的关系,当然在目前这个时代,恐怕除了朱慎锥外,没有其他人会真的以为这才是真相。
毕竟如今的时代可没什么基因检测,用科学手段来证明美洲大陆的原住民和中国人的亲属关系。但这又怎么样呢?朱慎锥提出这些观点真正的目的不是要搞什么科学研究,更没想法来找寻真正的证据,而是用这些作为理由来对外宣布中国人才是真正第一个发现新大陆,并且在此居住生活的人,欧罗巴人所谓的“发现”只不过是一个笑话,而且当地的原住民和中国人是一个老祖宗,为了先人后辈的生存,作为大明帝国的天子,有义务也有责任来保证他们的生命和领土。
中国人做什么事,向来讲究一个“师出有名”,而如今朱慎锥已经盯上了美洲大陆,准备在世界大变局的情况下插手这片沃土,从而和西方国家争夺这片大陆的归属权了。
今天把朱慈炤喊来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之前朱慎锥就和朱由检谈过准备外封宗室的想法,并询问朱由检的几个皇子谁愿意接受这个条件,从而外封外藩。
朱由检的四个略大的皇子中,也就朱慈炤明确表态愿意外封。和年幼的弟弟包括两个年长哥哥不一样,朱慈炤是兄弟几人中最富有冒险精神,也最胆大心细的一个。而且别看他平日里读书没有兄弟那么认真,时常还会惹朱由检恼火从而责罚他,但他的聪明却不能否认,可以说是兄弟几人中头脑最灵活的一个。
而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如此,在大明灭亡的时候,崇祯皇帝的几个皇子虽然逃出了京师,可后来包括太子之内的皇子陆续都出了事,他们不是被满清所诱惑自投罗网,或者轻信于人暴露身份遭到处决,反而只有朱慈炤隐名埋姓躲藏了起来,一直活到了七十五岁高龄。
假如不是朱慈炤大意之下做错了件事,虽然改了姓却把儿孙的名依旧按照宗室的排行来起名,从而被有心人发现并举报的话,也许朱慈炤一辈子都能安安稳稳渡过,最终得以善终了。
仅从这点来看,朱慈炤就比他几个兄弟强多了,何况他也是朱由检的几个儿子中唯一一个表示愿意外封的皇子。在他看来,与其继续留在长春宫过这样的日子,倒不如借这个机会搏一搏,哪怕外封的风险比较大,可同样也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只要能离开如同囚笼的皇宫,从而获得自由,区区一些风险又算得了什么呢?
对于朱慈炤的这种态度,朱慎锥是很满意的,原本外封就是朱慎锥所提出的,而且他也一直在考虑朱由检的问题,虽然他可以一辈子关着朱由检,朱由检本人也认识到了这点,可毕竟朱由检的皇子和公主却不可能永远和朱由检一样关着,他们终究会长大成人,难不成下狠手把他们全部杀了?杀了容易,但这样做了后果却是非常严重的,在没有其他办法情况下,这种事还是不做的为好,而用外封的办法把他们打发的远远的,恐怕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了。
而且外封的真正原因在当初和朱由检的谈话中朱慎锥也讲述了自己的打算,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彻底解决大明宗室的问题,更能通过这种办法达到当年周王室外封诸侯,拱卫大明的目的。
再加上当今世界局势的紧迫,和大明已经落后欧罗巴的实际状况,假如依靠大明官方来进行大航海探索包括对新大陆的征服,朝堂上的反对力量和其他实际问题是朱慎锥不得不考虑的。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是阻碍,倒不如直接通过外封来得便利,通过这个方式能省却掉诸多麻烦,更可以借此机会在新大陆先行立足,随后缓缓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