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定制(三)(1/2)
太医院:宫廷医疗、公共卫生。设太医令一人(正四品)、丞二人(正五品)。
太学院:咸阳学院所改,掌全国教育,且为最高学府。设祭酒一人(正四品)、正学二人(正五品)、进学二人(正五品)。
太安院:京师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火禁。分东南西北中五城,各设指挥使一人(正五品),指挥同知各两人(正六品),指挥佥事各四人(正七品)。
翰林院:为君侍中、诏令起草、修书撰史、科举主持、文化政策制定等。设掌院大学士一人(正五品)、侍中大学士不定员(从五品)、下有翰林学士、翰林侍读、翰林侍讲等。
凡是加封翰林某职位,赐建章殿行走者,可随侍皇帝身边与闻朝政,顾问应对,起草诏令。
凡是加封侍中大学士,赐建章殿行走,章台参议者,可机要文书处理、政策建议,以及最重要的票拟奏疏。
这就是改版内阁,位卑而权重,各部长官尚书侍郎,只有加了这后缀才是真正执掌中枢,辅君治理天下。
各院也是各自下辖各署各科,官吏品级不等。
以及最高官员,三公三孤,太子三师三少。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都是正一品。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都是从一品。
三公三孤的职责是: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经邦弘化。
太子三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是从一品。
太子三少: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都是正二品。
太子三师三少的职责是:佐太子,启心智,正言行,弘德立业。
这些就都是荣誉虚衔了,实权那是没有的。
还有就是负责皇室的宗人府:由皇室长辈担任,掌皇族属籍,修辑玉牒,奠昭穆,序爵禄,丽派别,申教诫,议赏罚,定嫡庶、生死时、婚嫁葬等事务。设宗人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各一人,皆为正一品。
以及负责太子、皇子教育及皇子内务的詹事府,设詹事一人(正四品),左右詹事府丞各一人(从四品),少詹事四人(正五品)。
詹事府掌皇子教育,并且有着辅导太子的大任,实际整体规制极为复杂,顶的上两个部了。
再就是皇宫内廷,设十二监、四司、八局二十四衙门。
十二监:司礼监,御马监,内官监,司设监,御用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每监各太监一员,正四品,左、右少监各一员,从四品,左、右监丞各一员,正五品。
四司: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混堂司。每司各司正一人,正五品;左、右司副各一人,从五品。
八局: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每局大使一人,正五品;左、右副使各一人,从五品。
这些衙门专负责皇室之事,不止于宫中,乃至宫外全权负责。
宫中宫女分为六局一司,分别是尚仪局、尚宫局、尚功局、尚食局、尚寝局、尚服局、宫正司,除宫正司监察女纪,独立六局之外,其余六局共领二十五处,各处职能不同。
设正五品尚宫二人、正六品司记二人、正六品司言二人、正六品司簿二人、从六品司闱六人,辖典官、掌官、女史若干。
这一套体系已经把少府拆的差不多了,原本少府已经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现在还是厘清更好。
关于专营行业,也单独分了五司出来,盐、铁、茶、铜各自分设提举司,各司设总管一人(正五品),副总管四人(从五品),分别掌管这些必需品之专营,这些收入都入内库,不入国库。
另外还有征课山海池泽之税以及收藏地方贡献,臣民进献、外邦进贡等财货,皆是入内库。
铸币权也归内廷所有,这更是非同一般的暴利。
铸币专门设了宝源司,设总管一人(正四品),管丞一人(从四品),副总管四人(正五品)。
嬴政将国库和内库分了清楚,国库的是国库,内库的是内库。
国库是国家税收、赋役等收入,用于军事、行政、官员俸禄、公共工程等公共事务,其管理严格遵循财政法规,即便是皇帝也不能随便搞,具有公开透明性与公平公共性。
内库就是皇帝的私产,皇帝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朝廷的俸禄和君父的恩赏,还是不一样的。即便是皇帝,最好也分清公私,随意拿国库的钱,那官员只会上行下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