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大结局(20)(2/2)
从大炎国立国开始算起,直到现在为止,已经是十五年的时间。
大炎国建立学校,招收学子入学,也已经有十四年的光景了。
按照年龄最小的启蒙学堂计算,五六岁的小孩子,经过了十四年的熏陶,现在也已经是十九、二十岁的成年人。
正是自信满满,一腔热血想要报效国家的时候。
而这个时候,也差不多到了科举制度开始实施的时候。
现实中最多再有大半年的时间,他们就要进入新星球。
按照时间对比,那就是差不多两年半以后。
两年半的时间,足够曹仁收复西域。
而王炎,就要在这两年半之内,彻底将国家的政策完善。
其中就包括科举制度。
王炎为了科举,可是足足等候了十几年。
今天,科举制度终于要开始了!
“陛下,臣以为不妥!”
所有人的目光都朝着说话之人看去。
王炎抬眼望去,发现说话的居然是吏部尚书的顾雍。
“顾尚书,你有什么看法?”
顾雍行礼说道:“陛下,请恕臣直言。
这科举制度固然好,但也只是相对而言。
陛下考量的只是天下士子的才学、能力,但却不在乎品行、背景。
试问,如此一来,岂不是只要有才学,哪怕是泥腿子也可以与我同朝为官?
自古以来,“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都不是说说而已。
他们没有良好的家世,没有风骨、德行。
有的只是耍小聪明、阿谀奉承,不顾一切的往上爬。
只要能够获得利益,他们无所不用其极。
臣当然相信,科举制度实施之后,陛下一定会得到很多有用之才。
但是臣也敢保证,此政策一旦实施,会有更多的贪官污吏出现在朝堂之上。
各地的县、郡官员更是贪婪成风,难以遏制!
若是陛下一定要实施科举制度,还请陛下想好应对之策。
这柱石与蛀虫之间该如何抉择,陛下可要三思啊!”
王炎听着顾雍的话,心里并没有丝毫的不悦。
恰恰相反,顾雍说的极有道理!
因为历史上的科举制度就是如此。
这个制度确实为国家选拔出了一大堆的人才,不知道多少历史名人是因为科举进入官场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
顾雍的话虽然有些片面,但也不是没有道理。
普通百姓倾尽家财供养读书,目的是什么?
当官的那么多,有几个是一心为民的?
更多的还是那些贪官污吏。
所以,科举制度有利也有弊。
但是从古至今上千年来看,还是利大于弊的。
“顾尚书,你也太过危言耸听了吧?
普通百姓确实有唯利是图之小人,可是士族豪强难道就没有这种人了?
他们难道贪得少?他们做的难道不够狠毒?
士族也好,庶民也罢,都是有好有坏。
你非要说庶民坏人多,那只能说明庶民的基数大而已。
这普通百姓跟士族的比例有多大?一百比一?一千比一?还是一万比一?
如此之大的人数差距,可不就是普通百姓之中的坏人更多吗?
而且话又说回来,百姓愚昧,唯利是图,不过是因为大字不识一个,没有学过圣人书籍,不懂做人的道理。
可是这十几年来,这些学子从五六岁就开始学习圣人典籍,接受圣人之洗礼。
他们长大之后,又岂会跟他们的父辈一样?
这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未来的普通百姓跟士族之间又有什么差距呢?
不过就是有钱跟没钱的区别而已,并无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