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大结局(21)(1/2)
说话的是国舅皇甫剑。
这番言论十分符合现代人的思维,是古人很难想到的。
毕竟有着时代差异,现代人的思维古人很难看透。
到那时这番言论他们却能够听得明白。
是啊,士族跟庶民之间的最大差距是什么?
血脉?
这东西就是狗屁。
又不是皇族,谈什么血脉之说?
哪怕是皇族,也有被推翻的时候,就比如王炎的大炎国,不就是推翻大汉朝建立的吗?
既然不是血统,那又是什么?
说白了,不就是一代又一代积累下来的文学知识,以及家族的田宅跟钱财吗?
随着大炎国政策的实施,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余粮跟钱财。
所以才能供养孩子上学,学习文学知识。
一代又一代的积累下去,所谓的“家族”越来越多。
文人雅士也越来越多。
有钱人同样越来越多。
那所谓的士族还值钱吗?
根本就不值钱!
唐朝之后无士族这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的。
为什么?不就是因为真正的世家大族几乎全部被灭,新得士族如同雨后春笋般冒起。
所谓的士族也就不值钱了。
同理,以后的大炎国也会是如此。
至于好官与贪官的比例问题。
还是那句话,就算不开设科举,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到进入新星球之后,没有了面板,也没有了其他约束。
谁知道这些NPC会不会心生贪念?
别说是NPC,就算是历史人物只怕也会成为贪官、奸臣!
没有千秋万代的帝国。
王炎也从来没有奢求过大炎国传承上千年。
只要能在大炎国存在之时,打下更大的疆土,养育更多的子民,让百姓们繁荣昌盛,这就已经足够了。
至于几百年、上千年后,这个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这已经跟王炎没有任何关系了。
此时。
伴随着皇甫剑的一番话,顾雍也是沉默了下来。
因为他找不到反驳的话。
皇甫剑的话犹如醍醐灌顶一般,打通了他们的思绪。
同样,也将拒绝的退路给截断了。
若是在反对,那不就跟奸臣一样了吗?
看到时机成熟,王炎出声问道:“诸位爱卿,还有反对的吗?”
“...”
百官沉默,现任那是再也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好!”
“既然诸位爱卿都不反对,那么这科举制度正式实施!
三省立刻拟旨,将科举一事告知全国。
科举共分三轮,每一轮筛选出一批精英学子进入下一轮考试,最终选出本届最优秀的学子,入朝为官,或是分散地方,担任父母官。
三轮考试分为县试、郡试、州试、三大考试,经过州试的学子,在五个月后进入京城,由朕亲自主持最后的殿试。
决定出前三名,以及所有入选的进士。
想要参加科举考试,就必须要拥有高级学院的毕业证书。
当年五月,通过县试,即可获得“秀才”称号,入选下一轮。
次年五月,通过郡试,即可获得“举人”称号,入选下一轮。
再年五月,通过州试,即可获得“贡士”称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