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另外一种选择!(2/2)
英军吃了亏之后选择后撤,并且征召了大量本地的天竺人来充当仆从军。
显然,在确定本土已经不可能向他们派遣援军之后,天竺的英军意识到,想要取得胜利,唯一的希望就是依靠本地的天竺人。
虽然天竺人的战斗力不值一提,但是他们有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优势。
那就是他们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
天竺人口非常庞大,此时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一亿,接近一点五亿人。。
这么多的人口,如果真的要征召军队的话,只要粮草军械管够,日不落人觉得从中征召个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出来,并不是什么难事。
天竺人很能吃苦,因为种姓制度的关系,他们对于日不落人的压迫基本上是逆来顺受。
毕竟按照他们的宗教,在这个世界承受的苦难越多,转生投胎之后,他们的种姓地位就越高,下一辈子极有可能会变成高种姓的贵族。
因此,除非是真的把他们逼到了绝路,否则的话天竺人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站出来反对日不落人的统治的。
也正是因为这一优良’的品质,使得日不落人可以用极低的成本来统治天竺。
也能尽可能的从天竺人的身上榨干最后一滴油水,天竺每年出产的粮食,日不落人只留了很少一部分给天竺人,其他的都运回本土。
就算本土的国民吃不了那么多,他们拿出去卖,或者是拿去酿朗姆酒,也不会将这东西留在天竺,让天竺人吃饱饭。
日不落人在占领天竺之后,天竺爆发过多次的大饥荒。
因为天竺的人口实在是太多,所以每一次的饥荒爆发,都会导致大量的人口饿死。
这样的经历让天竺人养成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忍耐力,他们对饥饿的忍耐力超乎想象,几乎常年都维持在食不果腹,却又饿不死的边缘。
这种情况下,日不落人根本就不需要付出太高的成本,并不需要支付他们太多的军饷什么的。
日不落人只需要拿出一些发霉的粮食出来,就能招募到足够数量的仆从军了。
天竺本身有恒河平原这个大粮仓存在,加上他们今年出产的粮食不用运回日不落本土。
所以殖民地总督的手中积累了不少的粮食,利用这些粮食,在少壮派军官的组织之下,他们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像是吹气球一样,迅速的组织起来了一支规模超过百万人的天竺人大军。
这些天竺人大军的武器装备相当简陋,大部分都只有老式的滑膛枪和火绳枪,只有少量的大炮。
这些都是当初日不落人为了入侵天竺准备的武器,因为准备的年代过于久远,所以这些武器相较于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武器而言,在性能上已经落后了至少两代了。
而且年代久远,所以很多武器都因为年久失修不堪在用,发到天竺士兵手中之后,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多都没办法开火,一些还发生了炸膛,导致天竺士兵对于这些武器缺乏信任,这东西在他们手中跟烧火棍没多大区别了。
日不落人在天竺没有多少工厂,更别提军工厂了,所以哪怕知道天竺人手中的武器不行....他们依旧选择将这支军队带出来,让他们跟汉军拼命。
在他们看来,就算天竺人无法击败汉军,只要能消耗汉军的锐气和弹药,稍微阻挡一下汉军的推进速度,
就已经达到他们想要的目的了!
英军的目的很快就被汉军识破了:
“天竺的雨季快到了,这个时代的交通条件对于大军而言简直是灾难,尤其是下雨之后的道路,泥泞不堪,几乎难以行走,带着辎重和大炮的部队在这样的地方行走会非常困难,再加上天竺南边都是高原,本来就走不快,所以日不落人大概是想要用这样的办法,拖住我们的脚步,消耗我们的锐气之后,再伺机反攻吧?”
李秀成的经验丰富,他很清楚日不落人心中如意算盘。
“现在距离雨季还有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将军,我们能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之内走出德干高原吗?”
天竺南边的高原面积很大,而且绵延的范围很广,汉军是从锡兰北边的地区登陆的。
这里位于天竺半岛的最南端,从这里往北打,可以一鼓作气将日不落在天竺的所有势力连根铲除。
但是,这么做的缺点也很明显,他们要打到德里的话,需要消耗很长的时间。
只是,雨季马上就来了,他们等不了那么久了!
“如果我们从陆地上进军的话,那说不定就真的抵达不了了,但是,我们还有另外一种选择!”
李秀成看了一眼地图,将手中的指挥棒指向了东边,那里是天竺恒河的入海口。
“我们从这里逆流而上,直扑日不落人的核心所在,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