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太上皇的手段(1/2)
第110章太上皇的手段
倭寇大部被灭,最大的倭患被平,接下来各地需要重建备倭军,以前各地也有备倭军,只是后来军纪松弛,许多备倭军撤裁。
京营的归期未定,许多事情还在收尾,总要等东南彻底平静才能回师,否则大军前脚刚走,后脚倭患又起,这半年来的功夫岂不是白费。
年后的两个月里,王信没有闲着,除了加强对军队的操练,各项军纪的维护,还有就是为
趁着最近无事,打算去一趟扬州,见一见林如海,张吉甫的话令人不放心,还是要去和林如海讨论一番。
却见到齐山念三人。
一个个鼻青脸肿,像鹌鹑似的躲躲藏藏,在门口观望来观望去,就是不敢进。
王信早就发现了。
“进来吧。”
听到将军的声音,三个人小心翼翼的走进来,你推推我,我动动你,谁也不敢先开口,王信不耐烦,知道必然是外头打架了。
齐山念没办法,只能第一个开口,把缘由讲了一遍。
“我还没靠近,那哨官就嚷嚷起来,说我动手打人,故意冤枉我。”齐山念说起来都气愤,又委屈道:“将军,我发誓我真没动手,是他们打人,而且下死手,我们才还手的。”
王信叹了口气。
人一多,事情就杂了。
说句很现实的话,不定哪天喝口水可能有人呛死,所以军营的规矩必须要仔细,因为军队与百姓不同,军队更单纯,也更没有退路。
打架的口子开了,今天他有理,明天另外一个人也有理,在别人的眼里规矩是空的,他们看到的是上头的开口,规矩就不是规矩,可以变来变去,因人而定。
但规矩又不能全然不顾事实。
所以很难办。
“关禁闭十日。”
王信冷冷道。
禁闭十日不是小处罚,而且承担了处罚,对日后的升职加薪都会有影响,齐山念嘴角动了动,觉得自己很委屈,可看到将军低头处理公文的模样,咬了咬牙,转身出门去找监察队。
其余二人同样的神情,最后也跟着齐山念离开。
史平在门口一言不发。
“史平。”
听到里间将军的声音,史平连忙跑了进去,一脸的期待。
“你去偷偷的给他们送些好吃的,再送一壶酒,夸他们打得好,不要说是我说的。”王信最后一句话重重的强调道。
史平眼睛一亮,立马懂了。
看到史平离去,王信无奈摇了摇头,做事要有方法,这就是方法。
规矩要守。
人也要照顾。
但是呢,不能让别人知道。
有些事本不能广而告之。
广而告之就是演戏,没打算把事情真正解决,只为了糊弄人。
史平这小子也不错。
事情让他去办,他不会办砸了,令人放心。
“令人放心。”
京城。
殿内。
“张吉甫办事令人放心。”太上皇吃了一颗“神仙”丸,在殿内围着周道丰行走散发药性,周道丰见怪不怪,脸色平静,等着太上皇的主意。
“让他入阁,再给他个兵部尚书。”
太上皇说道。
周道丰微微皱眉,担忧道:“把林如海的巡盐御史之位拿走,再让张吉甫兼兵部尚书,臣恐怕会引起非议。”
钱粮兵权。
林如海是两边送钱,倒也是保持了多年的平稳。
如今太上皇要彻底用上自己的人,等于断了皇帝那边的钱袋子,兵部尚书是空缺,应天兵部尚书不是兵部尚书,如今用张吉甫入阁,还兼任兵部尚书。
太上皇的步子实在是太大,周道丰担心引起皇上那边的反扑。
太上皇翩翩踱步。
没有听到太上皇的回答,说明这件事不能反驳,必须去办,周道丰低下头。
自己看不透太上皇的想法。
太上皇到底是怎么想的。
如此逼迫皇帝,难道想要废帝,既然要废帝,以太上皇的手段,必然不会只这些动作,周道丰暗叹一声,这就是太上皇啊。
谁也别想稳。
谁也别想逃出他的算计。
以前的勋贵势力多强,连京营的军权都被勋贵掌握,周边各镇一样如此,还有各王在四边的军队藩国,最后一个个被太上皇按下去。
勋贵毫无还手之力,连贾府也底子都掉完了,就剩下个门面,过些年也就随风倒下。
勋贵不想反抗
太上皇直接断根。
一个舍人制度,前朝的舍人制度,本朝分为了十一品,整个军中将领一网打尽,全部获得好处。
本朝开国之初为了提高军心,取消了卫所制,施行营兵制,获得了军心,打败了各方,建立了大周。
取消了卫所制,为了弥补将领,所以大力培养勋贵,用勋贵的世袭,代替卫所将领的世袭,那么太上皇打压勋贵,军队必然不满。
但是十一品舍人制的建立,军队一下子站到了太上皇那边。
连最低的军官把总,其子也是从九品舍人的身份。
以前是卫所军官继承卫所,如今是军队将领子弟,只要不是特别不靠谱,大多都能继承军队职位,而且哪怕没有继承,舍人品级是实打实的。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对政治的操纵手腕,其天马行空的想法,周道丰也不得不惊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