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太上皇的手段(2/2)
太上皇唯一的短板就是年龄。
时间是最无情的。
任你如何了得,也逃不脱岁月的摧残,哪怕太上皇还是那个太上皇,可人心也永远是人心,想要向皇帝示好的人络绎不绝,如过江之鲫也。
至于太上皇一些私人的爱好。
比如求长生,信用术士,还有一些隐私之事,又或者一些宫女的悲惨只要朝廷江山稳定,天下苍生安宁,些许小事何足挂齿。
如东南。
倭患一平,千万家得以安宁。
想起自己的门生张吉甫。
周道丰脸上才轻松了些许。
相信后人的智慧,自己只能维持到今日的地步,未来能走到何处,要看张吉甫的,对自己这位门生,周道丰信任,也很爱护,比自己的儿子也要亲。
金陵。
应天府。
张府别院园。
张吉甫在垂钓,不过这回他在钓鱼,参将刘齐立在身后,老老实实的等候,脸上没有不耐烦,如果不是知道部台不喜别人动他的鱼料,刘齐早就去伺候。
“七八个人打不过三个人,还有脸告状,你也是,竟然好意思来找我,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张吉甫不想回头。
回头就是一张厌恶的脸。
以前的刘齐不是这样啊,当初可是想要改善应天营的,自己看中了他,提拔了他,应天营经商后,不到二十年吧,刘齐完全变了个人。
刘齐听到张吉甫的话,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回复,脸上顿时红了起来,感到了羞愧。
又有些不服气。
“应天营是军队,经商是一时之计,为的是先让军队活下来,可你倒好,一门心思钻到了钱眼里,你说你还像个将军吗”
张吉甫恨铁不成钢,放弃刘齐,可终归有些不舍。
毕竟自己培养了多年,忠心方面还是可靠的,但光忠心不行啊,他们这些臣子,除了忠心,还有才能一样不可或缺。
“部台大人说的是,属下一定改。”
刘齐望着张吉甫的背影,眼神复杂的说道。
他知道部台大人见过了王信。
此人得罪了部台,部台不但不追究,听说还很喜欢此人,自己勤勤恳恳跟了部台快二十年,倒头来还不如一个外人有情面。
“回去吧,是该好好练兵,应天营如果还是如此,以后也就如此吧。”
张吉甫希望刘齐能听进去。
刘齐保证了一番,然后小心退走。
在石桌上还有京城来的书信。
书信摊开了。
终于清静下来,张吉甫望着湖面久久出神。
恩师说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快准狠。
所以自己一早就出手。
当初警告贾雨村,不光是为了压服他们,也有是为了麻痹,实际上自己早就出手,等结果罢了。
林如海想要入京,为贾府主持门面,此人真是个聪明人。
知道自己在巡盐御史上呆不长。
这一点自己服气,连恩师也说此人聪明,看人更为透彻,对事物极为敏感,换成别人,谁能在复杂的朝局下,稳坐巡盐御史多年。
如此平稳各方的眼光,实在是了得。
可惜。
也只是个聪明人罢了。
身边都是猪队友,就他一个聪明人,最多二三帮手,岂能对抗的了天下更多的聪明人,科道出来的,聪明人一批接一批。
个个过五关斩六将的本事,你林如海再聪明也不是对手。
所以别想去京城,不要想重竖贾府旗帜。
勋贵这种老古董,还是乖乖的摆在架子上的好。
还有王子腾。
王子腾以为通过让出京营节度使,换得九边统制,奉旨查边的机会,在外镇重回节度使也是痴人说梦,此人也真是狠。
真让他办成了,贾府的京营节度使,变成了他王家的大同节度使。
他先搞定永兴节度使冯胖子吧。
天下如棋。
唯独恩师。
恩师太过小心,心里的负担太重,既然控制不住太上皇,那就顺着他嘛,他要干什么就为他办成什么,天天顾忌这顾忌那,心里的东西太多。
太上皇一人能吃多少。
让他放开了吃。
时间在我们这边。
张吉甫想通了全局,加上了一笔,还有王信。
原本拿不定主意。
今日刘齐主动找上门,令自己大失所望,有必要重新培养一名卒子。
卒子的作用。
很关键。
张吉甫从来没有小瞧过,不然也不会二十年来培养刘齐,不光是刘齐,培养了很多,可令自己满意的太少。
所以自己违背了承诺。
坏两件事,变成了坏三件事,虽然第三件事微不足道。
那么要补偿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