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红楼兵圣 > 第153章 大户与利益

第153章 大户与利益(1/2)

目录
好书推荐: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当你将一切做到极致 大明:实习也算工龄 天元玄仙 开箱吧,导演! 继承人小姐对我不太友善 华娱之软饭王 第一次世界妖法大战 国宝竟是我自己 破甲九重

第153章大户与利益

吴宏的想法是让代州与雁门关融为一体,这个融为一体,指的是军事上。

虽然同属于大周,可各地有各地的规矩,就像山西巡抚防备着大同节度使一样,大同节度使说不定内心也的确对山西境内有图谋。

九边不也是如此,各部视为自家地盘,防着外人,特别是两地,一个榆林和一个辽东。

辽东因为处于关外之地,排挤外地将领的现象最严重。

榆林因为是几百年的边将世家,靠着地利出骑兵将领,如张灿的祖上也是榆林出身,整个榆林也没有外地的将领,可见多么排外。

吴宏的想法,对于王信而言有利有弊。

好处不用说,能很快融入当地,代州也有几万军民,与传统官员把百姓当做草芥,视为麻烦的传统思维不同,王信知道人口才是财富。

能力低下的人,因为自身的治理能力差,常常惹得天怒人怨,才会把百姓当做麻烦。

坏处嘛。

自己原本只需要负责雁门关一带的安全,如今还要加上代州。

胡人又不是一定从雁门关突破,也能从别处进入代州,因此自己的两千人马就有点不够用,至于从代州扩大兵力,如果代州富裕,就不会只四五万人口了。

“代州总共有多少人口”王信仔细的问道。

吴宏愣了愣,不太明白王信的想法,见到此人脸色严肃,因此说道:“四万余人。”

“实际的数字呢”王信追问。

吴宏犹豫了片刻,还是给了个模糊的数字,“大概五到八万。”

朝廷黄册里的人口,与地方实际的人口,其中隐匿的人口越多,代表了地方势力越强。

任何事情从客观来看待的话。

地方势力强并不全属于坏事,比如地方上的发展,道路的修建,桥梁的铺设,社学的增加,经济的活跃等等,地方需要有自己的力量。

所以大周承袭大明,税赋是三七开。

地方留三成,朝廷收七成。

有了这三成的税赋,地方上遇到小的灾害,甚至不需要惊动朝廷,自己和家乡的大户就安置完了,不会小患引成大患,如果要等朝廷的安置,至少也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很多事拖延下来,就会变成大祸。

也正因为这三成的自留税,才有了民间大量的社学,培养出了大量识字的人,连码头上的苦工也大多会写自己的名字,认得几个字,有了小说的流行。

可从负面看,地方大户越来越富,与朝廷有了对抗的底蕴等等。

如果朝廷全部拿走税赋,地方根据自身的需要,获得朝廷的调拨的方式,地方很难发展,往往会发生识字率倒退,地方经济落后等等。

最后又出现了专款专用等解决方式。

根据知州给出的数据,代州的大户势力不弱不强,目前还处于平稳的状态,最大的麻烦是外部,属于可以合作的对象,起码不会是猪队友。

王信仔细的思考。

吴宏有些无法理解,自己提出的事情很难吗为何眼前的将军思考这么久,问的问题也都是不相关的。

“我可以保代州城不失。”王信说道:“地方上好自为之吧,我照拂不了了。”

“这是为何。”吴宏不太满意。

代州有城墙保护,胡人想要攻入代州并不容易,而且王信的说法,自己回去后无法向大户们交差,没有大户们的配合,自己也做不成事。

“除非代州上下都愿意听我的安排。”王信提出了一个过分的要求,然后再提出自己真正的目的:“那我我可以保证整个代州无忧。”

吴宏沉默了,此人的胃口很大。

沉默了一会后,吴宏问道:“将军如此自信”

王信点了点头。

保家卫国本身就是自己的职责所在,要是说争权夺利的内斗,自己才不会管,可代州面临的是胡人入侵,自己没资格拒绝。

因为自己是当兵的。

所以吴宏不来找自己,自己也不会无视代州遭受胡人侵略,只不过嘛,吴宏送上门来,既然送到了嘴边,当然要趁机宰一刀。

其实也不是自己要宰代州。

一路过来,对边地的了解,与东南的倭患一样,不只是军事问题,也有经济上的问题,指望传统的官员,传统的思路,他们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

封建官僚没什么好吹嘘的。

封建官僚刚出现的几百年还算是符合时代,对时代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起到了促进生产力的功效,如今已过了一千年,早就该淘汰。

还在吹捧封建官僚,也不过是儒家的熏陶作用罢了。

东南的时候有林如海关照,林如海是大周的钱袋子,手指缝里随便露点能撑死自己,如今到了边地,总不能一直指望别人。

没有吴宏的出现,王信会有别的安排,比如建设兵团的想法,也是吸取的卫所制里好的一面。

现在有了吴宏的出现,哪怕利用好,可以节省自己十年之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 秦朝历险记 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 日月旗插遍世界 我家动物园通大唐,爆宠小兕子 大明抄家王 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 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