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入京弹劾(1/2)
第171章入京弹劾
王信以前以为高层的事情很复杂,后来才发现,其实与百姓们之间的事情没啥区别。
自己是太上皇派来的,虽然太上皇没有出面,甚至自己一直蒙在鼓里,因为在太上皇眼里,大同的事再大,那也是小事,所以顺便派出自己这颗小棋子。
那么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很简单的道理,犹如一家极大的集团,总部对辞掉这个分公司经理,会给总部带来损失。
这就是冯庸想要的结果,从他要当大同土皇帝的那天起,唯一能走的路只有让朝廷投鼠忌器,不敢对他轻举妄动。
犹如的业务全部掌控在他的手里。
而任何有能力的人,到了冯庸这样的位置,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如何保证自己的利益。
不同的选择下,分别是岳飞、戚继光、李成梁
所以治理一个国家的人才,一个县就已足够提供了,并没有什么高深的地步,哪怕没有半点治理国家的经验,可能只是个农民,只要聪明善于学习,也能很快做好那个位置。
行政岗不难,难的是业务岗。
也就是战争,这才是实打实的,输就是输了,赢就是赢。
对于冯庸和自己这样的武人而言,地方军队和地方上的敌人,这些就是武人的业务形势,而养寇自重属于把分公司业务控制自己手里最典型的手段之一。
关键是冯庸在军事上的失败,哪怕他还有掌握不小的力量,但是在朝廷眼里,已经变得不再那么投鼠忌器。
现在的自己要考虑的是,如何让朝廷觉得可以放弃冯庸,转头支持自己。
那么再换个角度想,为何公司喜欢用新人,而不是使用老人呢。
朝廷支持冯庸这样的“老员工”,冯庸已经扎根“分公司”,上下都是他提拔起来的人,变为大同的土皇帝,实力会越来越强大,朝廷更加无可奈何,除非彻底翻脸,这并不是成熟的政治举动,以太上皇的老练,他不会这样做。
那么太上皇,或者朝廷会怎么选呢。
以前开给老员工一万块的工资,还要忍受老员工一周双休,每年半个月的年假,五险一金等等福利,才能保住分公司的业务,并且眼看着老员工还在不断挖走分公司的客户,掌握在他的手上。
如今只需要八百块的工资,双休年假福利都不用给,不但保住分公司业务,还让大部分客户回到了分公司手里,自己只掌握了一少部分客户。
这种好事,王信想想都觉得做梦似的。
所以在团山关口,面对关口守将的不放行,王信让炮兵做好准备。
佛郎机攻不破城墙,需要红夷大炮才行,不过佛郎机可以摧毁城墙上的工事,这里的守军本就不多,除非要与河西营拼命。
“将军,那守备会不会开关”
汤平捏了把汗,向自家关隘开炮,这一年余在营里学习,除了军事课还有文化课,文化课包含历史,前明的蓝玉下场可不怎么好。
将军出了一次关,变得有些嚣张了。
“想什呢。”汤平跟自己最久,王信看出汤平内心的想法,忍不住给了他后脑勺一巴掌,骂道:“我敢赌,是我各方面都想好了才这么做。”
“嘿嘿。”
汤平被将军打了,不但不生气,反而傻笑。
周围的炮兵们迅速低下头,不敢光明正大的笑,可谁都看出他们在笑,要是被汤头看到了,汤头回头一定给他们穿小鞋。
不过大家伙也不怕汤头,否则也不会低下头笑,而是藏在心里,更或者笑不出来。
“将军说什么就是什么,当年上头逼迫将军解散扬州营,贺宽鼓动造反,我不也是一口支持么,嘿嘿。”汤平不在乎将军的解释。
“造你个头啊。”王信实在是无语,自己大胜而归,形势一片大好,要造反也是冯庸造反,急的不是自己,按照汤平的说法,好像自己才是输了的一方。
要么古人说兵戈不可轻动呢,因为动了之后,形势就清明了,再无掩盖余地。
冯庸要是不选择武力,而是通过各种手段施压,自己反而难受,不知道还要磨多久,因为朝廷始终投鼠忌器,不会轻易表态。
还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大同的气氛实在不好,军阀化的军队让大家开了眼。
除了张灿本人之外,其余士兵主要来自于京营和扬州,以及浙江义乌,他们还真没见过这样军阀化的军队,开了眼界,汤平甚至敢把造反挂在嘴边了。
当年在扬州时,胆子最大的贺宽也只敢悄悄的说,这就是环境使然的原因。
很多治安宣传片拍的很弱智,因为真不敢拍出来啊,不是怕好人学,而是怕坏人学到了。
过了片刻,炮兵们把二十门佛郎机拉出来,调试好炮口,对准自家城墙关隘,等待将军一声令下,没有人觉得不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